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--环境监测论文--水质监测论文

钱塘江杭州段深槽水质监测分析与中心排放试验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2页
   ·水资源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·水体富营养化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第13页
   ·水体的富营养化第13-18页
     ·水体富营养化定义第13-15页
     ·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叶绿素a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6-18页
     ·水质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第18页
   ·中心排放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·本文研究的内容第20-22页
第二章 野外监测和室内实验设备第22-31页
   ·水质监测第22-24页
     ·监测断面的设置第22页
     ·采样时间和测定指标第22-23页
     ·野外监测和样品的处理第23-24页
   ·多参数水质测定仪第24-26页
   ·紫外-可见分光光度计第26-27页
   ·多功能钢化玻璃水槽第27-28页
   ·中心排放实验装置第28页
   ·SONTEK ADV声学多普勒测速仪第28-31页
第三章 钱塘江杭州段水质指标的分布特征第31-51页
   ·蓝绿藻和叶绿素a时空分布特征第31-35页
     ·蓝绿藻第31-33页
     ·叶绿素a第33-35页
   ·基本理化指标的时空分布特征第35-44页
     ·溶解氧和pH值第35-38页
     ·水温和电导率第38-41页
     ·浊度、透明度及流速第41-44页
   ·营养盐的沿程分布特征第44-47页
     ·总磷、总氮第44-45页
     ·氨氮、硝酸盐氮及生化需氧量第45-47页
   ·底泥中总磷、总氮和总有机碳沿程分布特征第47-49页
     ·底泥中总磷第47页
     ·底泥中总氮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底泥中总有机碳第48-49页
   ·水体中氮磷比的变化规律第4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9-51页
第四章 钱塘江杭州段水体水质分析第51-73页
   ·叶绿素a与部分监测指标的关系分析第51-56页
     ·叶绿素a与蓝绿藻第51-52页
     ·叶绿素a与营养盐第52-54页
     ·叶绿素a与流速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叶绿素a与pH值第55-56页
   ·单因子水质评价第56-59页
     ·单因子评价概念第56页
     ·水体富营养化评价第56-57页
     ·水质类别评价第57-59页
   ·主成分分析法第59-64页
     ·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第59-60页
     ·主成分求解过程第60-64页
   ·钱塘江杭州段水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第64-71页
     ·水质指标标准化数据第64-65页
     ·相关关系系数矩阵第65-67页
     ·主成分分析第67-7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1-73页
第五章 来流对中心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第73-91页
   ·关于中心排放试验流场区域确定第73-74页
     ·流场网格划分第73-74页
     ·坐标系的设定第74页
   ·静水与来流环境下三维流场矢量图的比较分析第74-81页
     ·两种情况下xoy平面流场图的对比分析第74-78页
     ·两种情况下xoz平面流场图的对比分析第78-79页
     ·两种情况下yoz平面流场图的对比分析第79-81页
   ·静水与来流环境下流速分布的比较第81-90页
     ·xoy平面上w分布的比较分析第81-85页
     ·xoz平面上u分布的比较分析第85-87页
     ·yoz平面上v分布的比较分析第87-9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0-91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91-95页
   ·结论第91-93页
   ·展望第93-95页
参考文献第95-101页
致谢第101-10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02页
攻读学位期间获授权专利第102页

论文共10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圆形孔口多孔板水力空化处理化工废水的试验研究
下一篇:零价铁—双氧水联合处理硝基苯废水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