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绪论 | 第9-11页 |
一、 吴家国先生对普通逻辑基本问题的研究 | 第11-23页 |
(一) 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 | 第11-14页 |
1、 认识与思维 | 第11-12页 |
2、 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 | 第12-14页 |
(二) 虚概念 | 第14-18页 |
1、 虚概念的本质 | 第14-15页 |
2、 虚概念反映什么 | 第15-16页 |
3、 虚概念有没有内涵和外延 | 第16-18页 |
(三) 概念、判断、推理中的几个争议问题 | 第18-23页 |
1、 什么是概念 | 第18-19页 |
2、 关于特称判断的逻辑涵义 | 第19-20页 |
3、 肯定判断的宾词是否周延 | 第20-21页 |
4、 何谓“推理有逻辑性” | 第21-23页 |
二、 吴家国先生对普通逻辑改革的研究 | 第23-31页 |
(一) 普通逻辑术语的规范化 | 第23-24页 |
(二) 普通逻辑的改革和现代化 | 第24-31页 |
1、 “普通逻辑”和普通逻辑“改革”的含义 | 第24-26页 |
2、 实现逻辑知识的更新是实现普通逻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| 第26-27页 |
3、 逐步调整和改革逻辑体系的结构 | 第27-31页 |
三、 吴家国先生对 50—60 年代逻辑大讨论的研究 | 第31-37页 |
(一) 形式逻辑的对象和作用 | 第31-33页 |
1、 形式逻辑的对象 | 第31-32页 |
2、 形式逻辑是不是认识的方法 | 第32-33页 |
(二) 形式逻辑的修正、改造和发展 | 第33-34页 |
(三)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关系 | 第34-37页 |
1、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在认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| 第34页 |
2、 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是否是同一系列科学 | 第34-35页 |
3、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根本区别 | 第35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40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