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1-19页 |
·设施栽培发展概况 | 第11-13页 |
·国内外温室发展概况 | 第11-12页 |
·我国设施蔬菜生产概况 | 第12-13页 |
·西北地区辣椒生产概况 | 第13-14页 |
·辣椒增产措施研究进展 | 第14-16页 |
·辣椒新品种选育概况 | 第14页 |
·栽培密度对辣椒生产的影响 | 第14-16页 |
·施肥对辣椒生产的影响 | 第16页 |
·水分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| 第16页 |
·辣椒疫病研究概况 | 第16-17页 |
·疫病发病症状 | 第16-17页 |
·辣椒疫病抗性鉴定方法 | 第17页 |
·辣椒疫病防治措施 | 第17页 |
·蔬菜嫁接研究概况 | 第17-18页 |
·嫁接技术 | 第18页 |
·嫁接与抗性 | 第18页 |
·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栽培方式对大棚辣椒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19-27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19页 |
·辣椒品种及试验地 | 第19页 |
·仪器设备 | 第19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19页 |
·测定项目与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试验设计 | 第19-20页 |
·辣椒农艺性状测定 | 第20页 |
·光合指标的测定 | 第20页 |
·产量的测定 | 第20页 |
·果实品质的测定 | 第20-21页 |
·统计分析 | 第21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1-26页 |
·栽培方式对辣椒农艺性状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·栽培方式对辣椒光合特性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不同处理对辣椒产量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·栽培方式对辣椒果实品质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讨论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辣椒品种抗病性鉴定 | 第27-33页 |
·材料 | 第27页 |
·菌株和辣椒材料 | 第27页 |
·试验器材 | 第27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7页 |
·培养基 | 第27页 |
·方法 | 第27-28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供试品种对辣椒疫霉菌 Ph1 生理小种(PC 菌种)的抗性 | 第28页 |
·供试品种对辣椒疫霉菌 Ph2 生理小种(PG-1 菌种)的抗性 | 第28-31页 |
·供试品种对辣椒疫霉菌 Ph3 生理小种(HX-9 菌种)的抗性 | 第31页 |
·讨论 | 第31-33页 |
第四章 秦椒 1 号辣椒嫁接抗疫病效果研究 | 第33-37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33页 |
·辣椒品种和试验菌种 | 第33页 |
·试验器材 | 第33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3-34页 |
·播种和育苗 | 第33页 |
·嫁接及管理 | 第33页 |
·抗病性鉴定 | 第33-34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讨论 | 第36-37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3页 |
致谢 | 第43-44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