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4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页 |
| ·户内变电站的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| 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| 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户内变电站通风换热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论文的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| ·课题来源 | 第13-14页 |
| 2 户内变电站主体参数的分析计算 | 第14-23页 |
| ·变电站的分类 | 第14-16页 |
| ·户内变电站的发热量计算 | 第16-18页 |
| ·计算方法一:变压器总损耗即发热量计算(工程中较多使用) | 第16页 |
| ·计算方法二:通过计算变压器的实际散热量 | 第16-18页 |
| ·计算方法三:利用变压器的散热面积来计算(经验公式) | 第18页 |
| ·户内变电站通风量计算 | 第18-20页 |
| ·主要零部件的三维建模及本文研究思路 | 第20-2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| 3 户内变电站初始模型的数值模拟研究 | 第23-65页 |
| ·初始模型的讨论和数值模拟分析 | 第23-28页 |
| ·典型侧面进风类型讨论 | 第23-28页 |
| ·保证进风口流量(面积)不变,改变其布置方位 | 第28-39页 |
| ·Case 1 | 第28-31页 |
| ·Case 2 | 第31-35页 |
| ·Case 3 | 第35-39页 |
| ·新的进风口装置的提出 | 第39-51页 |
| ·保证进出风口流量(面积)不变,增加前后进风口 | 第51-63页 |
| ·Case 4 | 第51-53页 |
| ·Case 5 | 第53-56页 |
| ·Case 6 | 第56-59页 |
| ·验证导流片的正确性 | 第59-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| 4 加装导流片及优化后户内变电站的数值模拟 | 第65-82页 |
| ·FLEUNT 简介 | 第65-67页 |
| ·导流片的研究现状 | 第67-68页 |
| ·户内变电站导流片的结构类型 | 第68-76页 |
| ·变压器降温效果对比与总结 | 第76-80页 |
| ·初始模型和三种典型方案分别与加装导流片优化后的情况对比 | 第76-78页 |
| ·MATLAB 优化研究成果(拟合) | 第78-8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0-82页 |
| 5 全文总结与展望 | 第82-85页 |
| ·全文总结 | 第82-83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83-85页 |
| 致谢 | 第85-8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6-89页 |
| 附录 | 第89-9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