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1. 绪论 | 第7-13页 |
·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| 第7-8页 |
·研究的背景 | 第7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7-8页 |
·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| 第8-10页 |
·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8-9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9-10页 |
·已有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| 第10-13页 |
·已有研究成果 | 第10-12页 |
·本文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2. 现代农业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| 第13-18页 |
·现代农业概述 | 第13-16页 |
·现代农业的涵义 | 第13-14页 |
·现代农业的特征 | 第14页 |
·山西省晋城市城区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| 第14-16页 |
·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概述 | 第16-18页 |
·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含义 | 第16-17页 |
·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| 第17-18页 |
3. 农民思想政治教育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内在联系 | 第18-25页 |
·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促进作用 | 第18-24页 |
·促进农业发展,推动农村经济稳步前进 | 第18-20页 |
·促进农村政治进步,维护农村政治稳定 | 第20-21页 |
·塑造文明乡风,促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 | 第21-22页 |
·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,实现“生态文明” | 第22-23页 |
·培育“新型农民”,利于农民的全面发展 | 第23-24页 |
·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推动作用 | 第24-25页 |
·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| 第24页 |
·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创造积极的政治环境 | 第24-25页 |
·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| 第25页 |
4.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| 第25-33页 |
·教育对象自身不足 | 第25-28页 |
·知识贫乏 | 第25-26页 |
·观念陈旧 | 第26-27页 |
·道德失范 | 第27-28页 |
·教育内容空洞乏味 | 第28-29页 |
·缺乏针对性 | 第28页 |
·缺乏科学性 | 第28-29页 |
·教育方法僵化呆板 | 第29-30页 |
·过于简单化 | 第29页 |
·不够通俗化 | 第29-30页 |
·欠缺艺术化 | 第30页 |
·教育机制不够健全 | 第30-32页 |
·领导机制不严谨 | 第30-31页 |
·实施机制不完善 | 第31页 |
·激励机制不到位 | 第31-32页 |
·教育工作者作风飘浮 | 第32-33页 |
·“官本位”思想严重 | 第32页 |
·“服务者”意识缺乏 | 第32-33页 |
·“走基层”行为缺失 | 第33页 |
5.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| 第33-42页 |
·努力促进农民整体素质提高 | 第33-35页 |
·提高农民知识水平 | 第33-34页 |
·解放农民思想 | 第34页 |
·加强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| 第34-35页 |
·大力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| 第35-36页 |
·提高针对性 | 第35页 |
·提高科学性 | 第35-36页 |
·着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| 第36-37页 |
·实现多样化 | 第36-37页 |
·注重适用性 | 第37页 |
·追求艺术化 | 第37页 |
·切实健全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| 第37-39页 |
·健全领导机制 | 第37-38页 |
·完善实施机制 | 第38页 |
·落实激励机制 | 第38-39页 |
·不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| 第39-42页 |
·强化对教育者的教育 | 第39-40页 |
·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| 第40-41页 |
·加强推动教育者深入基层的制度建设 | 第41-42页 |
6. 结语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6页 |
Abstract | 第46-48页 |
致谢 | 第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