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山市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1. 绪论 | 第8-19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1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1-14页 |
·文献评述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的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·渔农村 | 第15-16页 |
·基础设施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7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2. 理论概述 | 第19-22页 |
·公共产品理论 | 第19页 |
·新公共服务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| 第20-22页 |
3. 舟山市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22-33页 |
·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2-24页 |
·舟山市概况 | 第22-23页 |
·舟山市渔农业发展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舟山市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条件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基于国家层面的外部条件 | 第24页 |
·基于区域层面的环境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基于舟山自身的分析 | 第25页 |
·舟山市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| 第25-29页 |
·渔农业生产设施 | 第26-27页 |
·渔农民生活设施 | 第27-29页 |
·舟山市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29-33页 |
·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前期的问题分析 | 第29-30页 |
·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期的问题分析 | 第30-31页 |
·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后期的问题分析 | 第31-33页 |
4 舟山市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选择 | 第33-44页 |
·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功经验 | 第33-37页 |
·欧洲的“农村偏向”模式 | 第33页 |
·日本的“村镇综合建设示范工程” | 第33-34页 |
·韩国的“新乡村运动” | 第34-35页 |
·美国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 | 第35-36页 |
·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对舟山的启示 | 第36-37页 |
·目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模式 | 第37-42页 |
·BOT模式 | 第37-38页 |
·PPP模式 | 第38-41页 |
·BOT模式和PPP模式的比较 | 第41-42页 |
·舟山市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模式选择 | 第42-44页 |
5 结论与建议 | 第44-48页 |
·加强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| 第44-45页 |
·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| 第44页 |
·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| 第44页 |
·加快农村交通建设 | 第44-45页 |
·注重农村能源及生态环境建设 | 第45页 |
·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 | 第45页 |
·建立完善的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机制 | 第45-48页 |
·加快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管理体制创新 | 第45-47页 |
·加大资金支持,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| 第47页 |
·提高渔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利用的科技水平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