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孔碳-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5页 |
·引言 | 第11页 |
·TiO_2的制备方法 | 第11-15页 |
·溶胶-凝胶法 | 第11-12页 |
·模板法 | 第12-14页 |
·水热法 | 第14-15页 |
·超声化学法 | 第15页 |
·TiO_2结构影响因素 | 第15-17页 |
·溶液pH | 第15页 |
·反应添加剂 | 第15-16页 |
·干燥方法 | 第16页 |
·脱模过程 | 第16-17页 |
·TiO_2的改性 | 第17-20页 |
·贵重金属沉积 | 第17-18页 |
·半导体复合 | 第18-19页 |
·金属掺杂 | 第19页 |
·非金属掺杂 | 第19-20页 |
·碳改性TiO_2体系 | 第20-23页 |
·碳掺杂TiO_2 | 第20页 |
·活性炭负载TiO_2 | 第20-21页 |
·碳包裹TiO_2 | 第21-2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2 实验材料及分析测试方法 | 第25-29页 |
·实验材料及设备仪器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5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5-26页 |
·样品表征 | 第26-29页 |
·X射线衍射(XRD) | 第26页 |
·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 | 第26页 |
·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 | 第26-27页 |
·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 | 第27页 |
·N_2吸附/脱附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热重分析 | 第28-29页 |
3 合成因素对TiO_2的影响研究 | 第29-37页 |
·材料的制备 | 第2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9-36页 |
·模板剂量 | 第29-30页 |
·抑制剂 | 第30-31页 |
·乙酰丙酮量 | 第31-32页 |
·溶液pH | 第32-34页 |
·搅拌速度 | 第34-35页 |
·反应温度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4 C-TiO_2复合物的研究 | 第37-49页 |
·材料的制备 | 第37页 |
·C-TiO_2材料表征分析 | 第37-44页 |
·晶型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表面形貌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内部结构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元素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孔结构、比表面积的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煅烧过程的研究 | 第44-47页 |
·热重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煅烧温度区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5 C-TiO_2复合物的吸附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| 第49-61页 |
·目标降解物的选择 | 第49页 |
·性能测试 | 第49-5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9-50页 |
·吸附性评价 | 第50页 |
·光催化活性评价 | 第50页 |
·对比实验 | 第50-52页 |
·不同制备因素对性能的影响 | 第52-58页 |
·不同模板剂量 | 第52-53页 |
·不同抑制剂 | 第53-54页 |
·不同pH | 第54-55页 |
·不同煅烧温度区 | 第55-58页 |
·C-TiO_2复合物性能的相关理论 | 第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61页 |
6 结论 | 第61-63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| 第61-62页 |
·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