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引言 | 第9-22页 |
·PAHS 及其危害 | 第9-12页 |
·PAHs 的理化特性 | 第9-10页 |
·PAHs 的生态风险 | 第10-12页 |
·PAHS 生物可利用性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8页 |
·生物可利用性的涵义 | 第12-14页 |
·生物可利用性表征方法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·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因素 | 第17-18页 |
·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| 第18-22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18-19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2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2-33页 |
·主要实验仪器与试剂 | 第22-23页 |
·主要实验仪器 | 第22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22-23页 |
·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| 第23-26页 |
·样品的采集 | 第23-24页 |
·样品的预处理及其基本性质的测定 | 第24-25页 |
·加标沉积物的制备 | 第25-26页 |
·PAHS 的分析检测 | 第26-30页 |
·PAHs 的浓缩和净化 | 第26-27页 |
·GC-MS 测定 | 第27-29页 |
·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研究方法 | 第30-33页 |
·加标沉积物中 PAHs 的耗竭提取实验 | 第30-31页 |
·加标沉积物中 PAHs 的温和提取实验 | 第31页 |
·加标沉积物中 PAHs 的固相提取实验 | 第31页 |
·纯化菌株对加标沉积物中 PAHs 的微生物降解实验 | 第31-33页 |
3 温和提取与固相提取实验研究 | 第33-49页 |
·表层沉积物的基本性质 | 第33-36页 |
·表层沉积物的理化性质 | 第33-34页 |
·表层沉积物中 PAHs 的背景浓度 | 第34-36页 |
·耗竭提取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6-37页 |
·温和提取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3页 |
·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 | 第37-40页 |
·异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 | 第40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·固相提取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3-49页 |
·Tenax 提取水相中 PAHs 的提取率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不同 Tenax 比例下的固相提取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4-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9页 |
4 PAHS 特征降解菌对菲/荧蒽的降解实验研究 | 第49-56页 |
·沉积物中菲/荧蒽的微生物降解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2页 |
·加标沉积物中菲/荧蒽的微生物降解过程特性 | 第49-51页 |
·新鲜菌液补加对菲/荧蒽降解率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温和提取和固相提取与生物降解量的对比分析 | 第52-55页 |
·小结 | 第55-56页 |
5 主要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9页 |
·结论 | 第56-57页 |
·展望 | 第57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7页 |
附录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