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《史记》中的“太史公曰”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“太史公曰”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“太史公曰”的文体特征 | 第12-14页 |
·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2“太史公曰”的渊源考论 | 第16-21页 |
·古代史官论史传统 | 第16-18页 |
·受前代典籍之影响 | 第18-21页 |
3“太史公曰”的内容和功用 | 第21-36页 |
·阐明材料的处理方法 | 第21-25页 |
·对历史事件的议论,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| 第25-36页 |
·审视历史兴衰,发表政治主张 | 第25-28页 |
·剖析人物命运,成一家之言 | 第28-36页 |
4 “太史公曰”的思想倾向 | 第36-52页 |
·“太史公曰”中的“天道”意识 | 第36-41页 |
·“天道”与史官思维 | 第36-37页 |
·司马迁对天人关系的认识 | 第37-41页 |
·“太史公曰”中显现的价值取向 | 第41-48页 |
·“理”所蕴藏的价值取向 | 第41-43页 |
·“发愤著书”体现的价值取向 | 第43-48页 |
·从“太史公曰”看司马迁对法家的爱憎 | 第48-52页 |
·司马迁对法家人物的评价与态度 | 第48-50页 |
·形成司马迁对法家人物态度的主要原因 | 第50-52页 |
5“太史公曰”的文学特色 | 第52-57页 |
·浓郁的抒情性 | 第52-54页 |
·丰富多变的议论方式 | 第54-57页 |
6 结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附录 A: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