区域水管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与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5页 |
·世界水资源问题 | 第12-13页 |
·我国水资源管理问题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·国内外水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5-21页 |
·国内水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国外水管理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7-21页 |
·研究内容及思路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区域水管理学概念界定与框架建立 | 第23-31页 |
·区域水管理学研究的目标 | 第23-25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与要求 | 第23-24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水资源合理利用 | 第24页 |
·区域水管理学的目标 | 第24-25页 |
·区域水管理学研究的对象 | 第25-26页 |
·区域水管理学的概念界定 | 第26-27页 |
·水管理与水经营 | 第26页 |
·区域水管理学 | 第26-27页 |
·区域水管理学的框架建立 | 第27-28页 |
·区域水管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| 第28-2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以水安全管理为中心的理论研究 | 第31-59页 |
·水安全管理理论 | 第31-34页 |
·水资源安全理论 | 第31页 |
·水资源安全评价体系 | 第31-34页 |
·水量管理 | 第34-41页 |
·我国水资源量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需水量管理 | 第35-41页 |
·水平衡管理 | 第41-47页 |
·供需水平衡 | 第41-42页 |
·上下游水平衡 | 第42-45页 |
·基于气候的水平衡 | 第45页 |
·区域间的水平衡 | 第45-47页 |
·水质管理 | 第47-51页 |
·我国水资源质量现状 | 第47页 |
·水质管理的内容 | 第47-48页 |
·我国水质管理的现状 | 第48-49页 |
·水质水量保障措施 | 第49-51页 |
·水工程管理 | 第51-56页 |
·我国水工程开发的现状 | 第51-52页 |
·水工程引起的社会问题 | 第52-55页 |
·水工程引起的环境问题 | 第55页 |
·水工程管理的内容和意义 | 第55-56页 |
·水安全事件应急管理 | 第56-58页 |
·水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的含义及对象 | 第56-57页 |
·水安全事件应急管理的需要解决的问题 | 第57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四章 水的权属管理研究 | 第59-74页 |
·水权与水权管理的概念 | 第59-61页 |
·水权 | 第59页 |
·水权制度 | 第59-60页 |
·水权管理 | 第60-61页 |
·我国对内水权管理 | 第61-67页 |
·我国水权管理现状 | 第61页 |
·我国水权管理存在问题 | 第61-64页 |
·我国水权管理发展方向 | 第64-67页 |
·我国对外水权管理 | 第67-72页 |
·我国重要跨境河流概况 | 第67-69页 |
·我国主要跨境河流问题 | 第69-71页 |
·对外水权管理思路 | 第71-7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2-74页 |
第五章 水行政管理研究 | 第74-85页 |
·水行政管理的定义及主要职能 | 第74-75页 |
·我国水行政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| 第75-81页 |
·我国水行政管理的组织构架 | 第75-76页 |
·中央现行水行政管理部门职能 | 第76-80页 |
·我国现行水行政管理的问题 | 第80-81页 |
·我国水行政管理改革建议 | 第81-8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4-85页 |
第六章 国家水政策研究 | 第85-97页 |
·我国水价政策制定 | 第85-89页 |
·我国水价政策发展历程 | 第85-86页 |
·我国现行水价政策存在问题 | 第86-87页 |
·水价政策制定的考量因素 | 第87-89页 |
·中水回用政策研究 | 第89-93页 |
·我国中水回用政策发展历程 | 第89-90页 |
·现阶段节水要求与中水回用存在问题 | 第90-91页 |
·建议政策研究思路 | 第91-93页 |
·城市雨水利用政策研究 | 第93-95页 |
·城市雨水利用研究的意义 | 第93页 |
·我国雨水利用政策发展 | 第93-94页 |
·重点城市现行雨水利用政策 | 第94-95页 |
·其他可研究水政策 | 第95-9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6-97页 |
结论 | 第97-99页 |
1 研究总结 | 第97-98页 |
2 发展方向 | 第98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04-105页 |
致谢 | 第105-106页 |
附件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