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4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32页 |
·引言 | 第14-15页 |
·MOFs材料及其特点 | 第15-17页 |
·金属-有机骨架材料 | 第15-16页 |
·MOFs材料特点 | 第16-17页 |
·MOFs的分类 | 第17-20页 |
·IRMOFs类 | 第18-19页 |
·ZIFs类 | 第19页 |
·MILs类 | 第19-20页 |
·P-C类 | 第20页 |
·影响MOFs结构的因素 | 第20-24页 |
·金属元素对MOFs结构的影响 | 第21-22页 |
·有机反应物对MOFs结构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金属与有机物摩尔比对MOFs结构的影响 | 第23页 |
·溶剂对MOFs结构的影响 | 第23-24页 |
·pH值对MOFs结构的影响 | 第24页 |
·MOFs的合成方法 | 第24-27页 |
·溶剂热合成法 | 第24页 |
·扩散法 | 第24-25页 |
·机械化学法 | 第25页 |
·微波辅助法 | 第25-26页 |
·超声波法 | 第26页 |
·电化学法 | 第26-27页 |
·MOFs的应用 | 第27-28页 |
·气体储存 | 第27页 |
·吸附分离 | 第27页 |
·催化反应 | 第27-28页 |
·光化学、电化学 | 第28页 |
·油品脱硫技术的现状 | 第28-31页 |
·加氢脱硫技术 | 第28页 |
·氧化脱硫技术 | 第28-29页 |
·萃取脱硫技术 | 第29页 |
·烷基化脱硫技术 | 第29页 |
·生物脱硫技术 | 第29-30页 |
·膜分离脱硫技术 | 第30页 |
·络合沉淀脱硫技术 | 第30页 |
·吸附脱硫技术应用现状 | 第30-31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| 第31-32页 |
第二章 实验内容 | 第32-42页 |
·实验药品及设备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32-33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33页 |
·样品MOFs的制备 | 第33-38页 |
·Cu-BTC制备 | 第34页 |
·Cu-BDC制备 | 第34-35页 |
·Cu-IM制备 | 第35-36页 |
·PCN-6制备 | 第36-38页 |
·改性骨架材料的制备 | 第38-39页 |
·Ni改性材料的制备 | 第38-39页 |
·Co改性材料的制备 | 第39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9-40页 |
·X射线衍射分析(XRD) | 第39页 |
·氮气吸-脱附 | 第39-40页 |
·扫面电镜(SEM) | 第40页 |
·骨架材料的性能评价 | 第40-42页 |
·模型油配制 | 第40页 |
·脱硫性能测试 | 第40-42页 |
第三章 骨架材料吸附脱硫性能 | 第42-60页 |
·骨架材料的表征结果 | 第42-47页 |
·XRD表征 | 第42-45页 |
·N_2吸脱附测试 | 第45-46页 |
·SEM表征 | 第46-47页 |
·不同Cu-MOF的吸附脱硫性能 | 第47-50页 |
·Cu-BTC的吸附脱硫性能 | 第50-54页 |
·不同铜源对Cu-BTC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50-52页 |
·温度对Cu-BTC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Cu-BTC的重复利用性 | 第53-54页 |
·Cu-BDC的吸附脱硫性能 | 第54-58页 |
·铜源对Cu-BDC脱硫性能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·温度对Cu-BDC脱硫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·Cu-BDC的重复使用性 | 第57-58页 |
·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四章 Ni、Co改性Cu-BTC、Cu-BDC材料脱硫性能 | 第60-80页 |
·材料制备的处理 | 第60页 |
·改性Cu-BTC吸附脱硫实验 | 第60-70页 |
·Ni改性Cu-BTC脱硫实验 | 第60-65页 |
·Co改性Cu-BTC脱硫实验 | 第65-70页 |
·改性Cu-BDC吸附脱硫实验 | 第70-78页 |
·Ni改性Cu-BDC脱硫实验 | 第70-74页 |
·Co改性Cu-BDC脱硫实验 | 第74-78页 |
·小结 | 第78-80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8页 |
致谢 | 第88-90页 |
研究成果与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0-92页 |
作者和导师简介 | 第92-94页 |
附件 | 第94-9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