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因斯坦和谐思想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8-15页 |
·研究背景与现状 | 第8-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·爱因斯坦和谐思想产生的背景 | 第11-15页 |
·家庭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教育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时代背景 | 第13-15页 |
第2章 爱因斯坦和谐思想的主要内容 | 第15-36页 |
·爱因斯坦和谐思想的基石——宇宙宗教情感 | 第15-20页 |
·崇仰和谐的宇宙秩序 | 第15-17页 |
·宇宙宗教情感主要表现方式 | 第17-19页 |
·追求宇宙宗教同科学与道德的完美结合 | 第19-20页 |
·自然的和谐——宇宙的和谐秩序 | 第20-27页 |
·光量子假说中的和谐思想 | 第21-22页 |
·狭义相对论中的和谐思想 | 第22-24页 |
·广义相对论中的和谐思想 | 第24-26页 |
·统一场论中的和谐思想 | 第26-27页 |
·人与社会和谐——人道主义精神 | 第27-33页 |
·开放的世界主义 | 第27-29页 |
·排斥战争的和平主义 | 第29-31页 |
·自由的民主主义 | 第31-32页 |
·倡导人道的社会主义 | 第32-33页 |
·人与人的和谐——生命永恒论 | 第33-36页 |
·“人是为别人而生存”的人生目的 | 第33-34页 |
·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| 第34-36页 |
第3章 爱因斯坦和谐思想的评价与启示 | 第36-42页 |
·爱因斯坦和谐思想的积极意义 | 第36-38页 |
·独特的多元张力哲学理论 | 第36-37页 |
·崇高的科学伦理思想 | 第37-38页 |
·爱因斯坦和谐思想的局限性 | 第38-39页 |
·启示 | 第39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在学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