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引言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文献研究 | 第12-26页 |
·广藿香醇简介 | 第12页 |
·药物在体内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 | 第12-14页 |
·药物的理化因素包括 | 第13页 |
·药物的剂型因素 | 第13-14页 |
·提高口服药物溶出度的技术 | 第14-15页 |
·环糊精包合技术 | 第14页 |
·固体分散体技术 | 第14页 |
·微粉化技术 | 第14-15页 |
·固体分散体的再药剂学中的应用 | 第15-25页 |
·固体分散技术增溶原理 | 第15-16页 |
·固体分散体种类 | 第16-18页 |
·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固体分散体常用载体 | 第19-23页 |
·固体分散体的物相鉴定方法 | 第23-25页 |
·固体分散体的展望和技术障碍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处方前研究 | 第26-33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6-27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6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26-27页 |
·广藿香醇的理化性质和制剂前研究 | 第27-32页 |
·广藿香醇在各种溶剂中的溶解情况 | 第27页 |
·广藿香醇熔点 | 第27页 |
·广藿香醇热稳定性 | 第27-28页 |
·广藿香醇的引湿性 | 第28页 |
·广藿香醇检测方法 | 第28-29页 |
·标准曲线绘制 | 第29-30页 |
·精密度试验 | 第30页 |
·回收率试验 | 第30-31页 |
·广藿香醇晶体在水溶液中溶解度 | 第31-32页 |
·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广藿香醇的再沉淀研究 | 第33-3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3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3页 |
·药品与试剂 | 第33页 |
·Eudragit E100预处理 | 第33-34页 |
·再沉淀试验 | 第34-37页 |
·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广藿香醇固体分散体制备及药剂学研究 | 第38-50页 |
·仪器与药品 | 第38-3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8页 |
·药物与试剂 | 第38-39页 |
·广藿香醇固体分散体制备 | 第39页 |
·以PEG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(PEG-SD) | 第39页 |
·以PVP(PVP-SD)和Eudragit(E-SD)为载体制备固体分散体 | 第39页 |
·物理混合物(PM) | 第39页 |
·广藿香醇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及处方筛选 | 第39-46页 |
·溶剂蒸发法中处方筛选 | 第40-44页 |
·熔融法中处方筛选 | 第44-46页 |
·不同载体广藿香醇固体分散体溶出效果横向比较 | 第46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广藿香醇固体分散体物相鉴别 | 第50-5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0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50页 |
·药品与试剂) | 第50页 |
·示差扫描量热法(DSC) | 第50-54页 |
·PA与PEG6000固体分散体(PEG-SD) | 第50-52页 |
·PA与PVP固体分散体(PVP-SD) | 第52-53页 |
·PA与Eudradit固体分散体(E-SD) | 第53-54页 |
·傅里叶红外光谱法(FTIR) | 第54-57页 |
·PA与PEG6000固体分散体(PEG-SD) | 第54页 |
·PA与PVP K30固体分散体(PVP-SD) | 第54-55页 |
·PA与Eudragit固体分散体(E-SD) | 第55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结语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