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13页 |
第一节 研究缘起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研究综述 | 第9-11页 |
一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研究 | 第9-10页 |
二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研究 | 第10-11页 |
三、民主党派地方组织的参政议政研究 | 第11页 |
第三节 研究意义 | 第11-13页 |
一、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二、实际意义 | 第11-13页 |
第一章 概念界定和基础理论 | 第13-20页 |
第一节 概念界定 | 第13-15页 |
一、民主党派的概念 | 第13-14页 |
二、参政议政的内涵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 | 第15-20页 |
一、统一战线的理论 | 第15-16页 |
二、多党合作的理论 | 第16-18页 |
三、协商民主的理论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参政议政的优势 | 第20-28页 |
第一节 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参政议政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基本状况 | 第20-23页 |
一、参政议政制度的产生 | 第20-22页 |
二、参政议政制度的发展情况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参政议政的优势 | 第23-28页 |
一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主要途径 | 第23-25页 |
二、通过政协参政议政更能体现出民主党派的特征 | 第25页 |
三、通过政协参政议政可以保持党派的独立性 | 第25-26页 |
四、通过政协参政议政可以更好地保持参政议政的主动性 | 第26-28页 |
第三章 甘肃省民主党派通过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状况分析 | 第28-40页 |
第一节 甘肃省民主党派的基本状况 | 第28-31页 |
一、甘肃省民主党派的基本信息 | 第28-30页 |
二、目前甘肃省民主党派在政协中担任委员的状况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甘肃省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参政议政的历史 | 第31-34页 |
一、起步期(1950年——1956年期间) | 第31-32页 |
二、艰难跋涉期(1957年——1977年期间) | 第32页 |
三、恢复发展期(1978年——至今) | 第32-34页 |
第三节 甘肃省民主党派通过政协参政议政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| 第34-40页 |
一、参与“六大调研助推行动”,助推甘肃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 | 第34-35页 |
二、认真履行参政议政职能,促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| 第35-36页 |
三、反映社情民意的情况 | 第36-37页 |
四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存在的问题 | 第37-40页 |
第四章 民主党派通过甘肃政协参政议政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0-46页 |
第一节 参政议政工作缺少法律的支持 | 第40-41页 |
一、人民政协的法律地位虚悬 | 第40-41页 |
二、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缺乏法律的支撑 | 第41页 |
第二节 政协参政议政机制不完善 | 第41-42页 |
一、参政议政内容不明确,提案内容宽泛 | 第41-42页 |
二、参政议政的过程不规范,提案提交时间过于集中 | 第42页 |
三、参政议政缺乏监督机制 | 第42页 |
四、参政议政的效果缺乏评估机制 | 第42页 |
第三节 民主党派自身的原因 | 第42-46页 |
—、缺少有各自党派特色的党建理论 | 第42-43页 |
二、民主党派掌握资源有限 | 第43-44页 |
三、组织内缺少有效的参政议政机制 | 第44-45页 |
四、部分民主党派成员的参政议政意识不强 | 第45-46页 |
第五章 改善民主党派通过地方政协参政议政状况的建议 | 第46-53页 |
第一节 改善民主党派通过地方政协参政议政状况的重要性及原则 | 第46-48页 |
一、改善民主党派通过地方政协参政议政状况的重要性 | 第46页 |
二、改善民主党派通过地方政协参政议政状况遵循的原则 | 第46-48页 |
第二节 充分发挥政协作为参政议政平台的作用 | 第48-49页 |
一、提高对地方政协工作的重视程度 | 第48页 |
二、确定人民政协的法律地位 | 第48-49页 |
三、完善政协参政议政的制度 | 第49页 |
第三节 加强民主党派自身建设,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| 第49-53页 |
一、加强自身建设的核心是思想建设 | 第50页 |
二、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是组织建设 | 第50-51页 |
三、加强自身建设的保障是机关建设和制度建设 | 第51页 |
四、加强自身建设的补充是党内监督 | 第51页 |
五、加强对外宣传工作,提升社会影响力 | 第51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7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