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8-13页 |
·选题和研究意义 | 第8-10页 |
·论文的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·论文的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论文的研究思路、内容和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思路和内容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农业信托的理论界定 | 第13-18页 |
·信托和农业信托涵义 | 第13-14页 |
·信托涵义 | 第13页 |
·农业信托涵义 | 第13-14页 |
·信托和农业信托的金融功能 | 第14-15页 |
·信托功能 | 第14页 |
·农业信托功能 | 第14-15页 |
·农业信托融资模式分类 | 第15-18页 |
·农业信托直接融资模式 | 第15-16页 |
·农业信托间接融资模式 | 第16-18页 |
第三章 农业信托直接融资模式研究 | 第18-30页 |
·农业受益权出让信托融资模式 | 第18-19页 |
·模式运行机理 | 第18页 |
·模式分析 | 第18-19页 |
·农业产业投资基金信托融资模式 | 第19-22页 |
·模式运行机理 | 第20-21页 |
·模式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农业债权信托融资模式 | 第22-24页 |
·模式运行机理 | 第22-23页 |
·模式分析 | 第23-24页 |
·农业股权信托融资模式 | 第24-26页 |
·模式运行机理 | 第24-25页 |
·模式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农业贷款信托融资模式 | 第26-28页 |
·模式运行机理 | 第26-27页 |
·模式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农业信托间接融资模式研究 | 第30-37页 |
·政府+信托+小额贷款公司+农业融资主体的融资模式 | 第30-32页 |
·模式运行机理 | 第30-31页 |
·模式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粮食信托+农民资金互助社+农户的融资模式 | 第32-35页 |
·模式运行机理 | 第32-34页 |
·模式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农村集体固定资产收益权信托+农民资金互助社+农户的融资模式 | 第35-37页 |
·模式运行机理 | 第35-36页 |
·模式分析 | 第36-37页 |
第五章 农业信托融资的SWOT分析 | 第37-43页 |
·农业信托的优势 | 第37-40页 |
·农业信托的制度优势 | 第37-38页 |
·农业信托的市场优势 | 第38-40页 |
·农业信托的劣势 | 第40页 |
·农业信托的机会 | 第40-41页 |
·农业信托的威胁 | 第41-42页 |
·SWOT矩阵分析 | 第42-43页 |
第六章 促进农业信托融资发展的建议 | 第43-47页 |
·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托的法律制度 | 第43-44页 |
·建立农业信托产品的市场登记制度 | 第43页 |
·完善农业信托财产的第三方托管制度 | 第43页 |
·实施农业信托的信息披露制度 | 第43页 |
·建立农业信托的流动性制度 | 第43-44页 |
·加强农业信托的政策支持 | 第44-45页 |
·加大对农业信托的政策支持 | 第44页 |
·改善农业信托的经营环境 | 第44-45页 |
·加强政府在农业信托的协调和监管作用 | 第45页 |
·加强信托机构的农业业务发展能力 | 第45-47页 |
·加强信托在农业领域的业务探索和产品创新 | 第45页 |
·规范农业信托产品的发行 | 第45-46页 |
·加大农业信托的人才储备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