悬索桥特大沉并锚碇的沉降计算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7页 |
| 目录 | 第7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| ·课题来源 | 第9-11页 |
| ·国内外锚碇研究动态分析 | 第11-18页 |
| ·国内外悬索桥的发展概况 | 第11-13页 |
| ·国内外悬索桥锚碇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| 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8-21页 |
| 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| 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9-21页 |
| 第2章 重力式锚碇的计算分析原理 | 第21-37页 |
| ·土体位移分析理论 | 第21-24页 |
| ·沉井结构计算 | 第24-29页 |
| ·沉井自重下沉验算 | 第24页 |
| ·沉井底部竖向挠曲验算 | 第24-25页 |
| ·沉井刃脚受力计算 | 第25-29页 |
| ·四种简单弹塑性本构模型 | 第29-37页 |
| ·Tresca 模型 | 第29-30页 |
| ·von Mises 模型 | 第30-32页 |
| ·Mohr-coulomb 模型 | 第32-34页 |
| ·Drucker-Prager 模型 | 第34-37页 |
| 第3章 有限元建模及其应用 | 第37-58页 |
| ·计算软件 | 第37-41页 |
| ·ADINA 简介 | 第37页 |
| ·ADINA 的功能 | 第37-39页 |
| ·ADINA 的特点 | 第39-40页 |
| ·ADINA 的应用 | 第40-41页 |
| ·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北锚碇工程 | 第41-51页 |
| ·工程概况 | 第41-48页 |
| ·工程地质条件 | 第48-50页 |
| ·测点布置 | 第50-51页 |
| ·有限元建模 | 第51-58页 |
| ·计算模型 | 第51-55页 |
| ·计算方法及其步骤 | 第55-56页 |
| ·计算参数选取 | 第56-58页 |
| 第4章 数值仿真计算成果及分析 | 第58-80页 |
| ·地下连续墙受力与变形 | 第58-63页 |
| ·计算结果及分析 | 第58-63页 |
| ·锚碇周边土体位移与分析 | 第63-68页 |
| ·监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 | 第63-67页 |
| ·数据对比与分析 | 第67-68页 |
| ·结构应力分析 | 第68-80页 |
| ·沉井应力分析 | 第69-73页 |
| ·锚体结构应力分析 | 第73-80页 |
| 第5章 总结 | 第80-82页 |
| ·结论 | 第80-81页 |
| ·展望 | 第81-8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82-88页 |
| 致谢 | 第88-89页 |
| 附录 1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情况 | 第89页 |
| 附录 2: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