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财政收入、支出论文

我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--基于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4页
第1章 导论第14-27页
   ·问题的提出第14-15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5-24页
     ·转移支付的国外研究第15-18页
     ·转移支付的国内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 ·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研究第20-24页
   ·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25-26页
   ·创新点第26-27页
第2章 横向财政转移支付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第27-46页
   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理论分析第27-35页
     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涵第27-32页
     ·重要意义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基本途径第33-35页
   ·横向转移支付的基本理论分析第35-39页
     ·财政转移支付的相关理论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·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的内涵第37-39页
   ·横向转移支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福利经济学解释第39-41页
     ·传统福利经济学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39-40页
     ·帕累托最优定理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40页
     ·补偿原理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40-41页
     ·社会福利函数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41页
   ·横向转移支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在机制第41-46页
第3章 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横向均等化效应检验第46-65页
   ·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与财政能力的关系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·转移支付制度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第47-54页
     ·转移支付整体性制度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第48-51页
     ·分项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等化效应第51-54页
   ·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供给的均等化效应分析第54-60页
     ·基本公共服务投入的均等化效应分析第54-55页
     ·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效应分析第55-60页
   ·从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均等化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结果均等化第60-63页
   ·结论第63-65页
第4章 我国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可行性分析第65-76页
   ·法理基础第65-68页
     ·公平、正义、以人为本的理念第65-67页
     ·平衡协调理念第67页
     ·宏观调控和适度干预理念第67-68页
   ·伦理基础第68-70页
     ·利他主义第68页
     ·共同富裕论第68-69页
     ·政治稳定论第69页
     ·民族特殊论第69页
     ·生态补偿论第69页
     ·群众基础和技术水平第69页
     ·基本权力均等论第69-70页
     ·灾害及突发事变论第70页
   ·实践基础第70-76页
     ·对口支援的概念和类型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对口支援的特点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对口支援的作用第72-73页
     ·对口支援所存不足及原因分析第73-76页
第5章 国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借鉴与评析第76-89页
   ·美国的转移支付制度第76-77页
     ·专项补助第76页
     ·分类补助第76-77页
   ·日本的转移支付制度第77-79页
     ·地方交付税第77-78页
     ·国库支出金第78-79页
     ·地方让与税第79页
   ·澳大利亚的转移支付制度第79-82页
     ·一般性转移支付第79-81页
     ·专项转移支付第81-82页
   ·加拿大的转移支付制度第82-83页
     ·均衡性项目拨款第82-83页
     ·已建项目资助拨款第83页
     ·加拿大援助计划第83页
   ·德国的财政转移支付第83-86页
     ·德国的纵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83-84页
     ·德国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84-85页
     ·德国的纵向非对称转移支付制度第85-86页
   ·借鉴与启示第86-89页
     ·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制化和规范化第86页
     ·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实施过程的程序化第86-87页
     ·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公式化和弹性化第87页
     ·横向财政转移支付规模的均等化目标要适度第87页
     ·确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依据第87-89页
第6章 我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内容体系和运行方式第89-126页
   ·生态补偿横向转移支付第89-103页
     ·理论基础第89-91页
     ·基本原则第91-92页
     ·可行方式第92-94页
     ·优先领域及边界区分第94-99页
     ·补偿标准第99-103页
   ·基本财力均等类横向转移支付第103-117页
     ·基本原则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·模式选择第104-105页
     ·评估框架第105-111页
     ·实施程序及实证模拟第111-117页
   ·运行方式第117-126页
     ·资金来源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·组织体系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·划拨程序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·监督体系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·绩效评估体系第121-126页
第7章 配套政策的协调第126-136页
   ·完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第126-128页
     ·逐步缩小税收返还的规模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·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第127页
     ·理顺转移支付技术路径第127-128页
   ·合理划分政府间事权及财权第128-130页
   ·完善国家预算制度第130-131页
   ·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第131-134页
     ·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立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31-132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第132-134页
   ·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第134-136页
参考文献第136-143页
致谢第143-145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45页

论文共1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财政支持养老保险支出的风险及对策研究
下一篇:TGF-β1/Smads/ILK信号通路在环孢素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中的作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