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7-17页 |
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| 第7-9页 |
(一) 选题缘由 | 第7-8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4页 |
(一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(二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三、研究构想与路径、方法 | 第14-16页 |
(一) 研究构想 | 第14-15页 |
(二) 研究路径 | 第15页 |
(三)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四、研究时段的选择 | 第16-17页 |
第一章 权力与视角:美国艺术博物馆现代话语生成逻辑 | 第17-34页 |
第一节 20世纪前期美国艺术博物馆与现代主义艺术 | 第17-28页 |
(一) 现代主义网络的编织 | 第17-24页 |
(二) 现代主义艺术对美国博物馆的影响 | 第24-28页 |
第二节 现代主义的“美国梦” | 第28-34页 |
(一) 美国文学主题中的现代主义 | 第28-30页 |
(二) 美国现代主义的演变与博物馆的关系 | 第30-34页 |
第二章 观众与美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形成 | 第34-50页 |
第一节 《财富》与商业巨子 | 第34-41页 |
(一) 工业财富与艺术 | 第34-36页 |
(二) 新的缪斯:美国工业和美国现代主义艺术 | 第36-39页 |
(三) 私人捐赠与美国观众 | 第39-41页 |
第二节 《生活》的大众叙事 | 第41-50页 |
(一) 生活的艺术之路 | 第41-43页 |
(二) 读者的世界 | 第43-47页 |
(三) 《生活》与艺术赞助 | 第47-50页 |
第三章 结盟:艺术家、画廊与美国艺术博物馆 | 第50-78页 |
第一节 美国现代主义艺术的国家身份 | 第50-55页 |
(一) 自相矛盾的民族 | 第50-51页 |
(二) 艺术中的政治立场 | 第51-53页 |
(三) 主流艺术之外的空间 | 第53-55页 |
第二节 阿尔弗雷德·斯蒂格利茨与“291”画廊 | 第55-70页 |
(一) 伟大的理想 | 第55-58页 |
(二) 291画廊的成立 | 第58-64页 |
(三) “天才的摇篮” | 第64-70页 |
第三节 大萧条时期的美国艺术 | 第70-78页 |
(一) 现实主义与地方主义 | 第70-74页 |
(二) 联邦艺术计划对艺术的影响 | 第74-76页 |
(三) 国家公共项目中的美国认同 | 第76-78页 |
第四章 介入后的转换:美国对现代主义艺术的重新界定 | 第78-95页 |
第一节 观念与行动的对立与共生 | 第78-83页 |
第二节 巴内特·纽曼的艺术风格 | 第83-88页 |
第三节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与美国身份 | 第88-95页 |
(一) 阿尔弗雷德·巴尔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| 第88-90页 |
(二) 一个展览——收藏毕加索 | 第90-93页 |
(三) 战争期间的MOMA | 第93-95页 |
结语 | 第95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01页 |
附录 | 第101-120页 |
致谢 | 第120-122页 |
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| 第122-12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