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2页 |
前言 | 第12-13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| 第13-20页 |
1 脉为候气论述 | 第13-14页 |
·候气论述 | 第13页 |
·脉诊是体内脏腑之反映论述 | 第13-14页 |
2 论真脉、与真脏 | 第14-15页 |
·真脉象论 | 第14页 |
·真脏脉论述 | 第14-15页 |
3 数理、色脉、气血、脉之根本综合论述 | 第15-16页 |
4 色脉相合综合论述 | 第16-17页 |
5 血、气同化成「脉」综合论述 | 第17-18页 |
6 脉之根源综合论述 | 第18-1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9-20页 |
第二部分 正文 | 第20-39页 |
1 脉诊部分之诊断机理脉诊研究 | 第20-23页 |
·指法实乃为「心眼」观脉论述 | 第20页 |
·五脏取脉法 | 第20-21页 |
·阴阳取脉法 | 第21页 |
·生、克、乘、侮取脉法 | 第21-22页 |
·五行传变取脉法 | 第22-23页 |
2 肺咳脉、症论,有关肺经部分症候、脉解研究 | 第23-28页 |
·「肺咳」之症候立论观点 | 第23-24页 |
·咳嗽的路径、辨病区别 | 第24-25页 |
·五脏传变内发型 | 第25-26页 |
·肺脏本质脏器病变之四种 | 第26-28页 |
3 肺经病症之现代医学气胸(pneumothorax)研究 | 第28-38页 |
·气胸的分类,包括有「原发型气胸」及「继发性气胸」两大类 | 第29-33页 |
·症状叙述 | 第33-34页 |
·诊断方法 | 第34页 |
·依病理性区分 | 第34-35页 |
·急救护理 | 第35-36页 |
·治疗方式 | 第36-37页 |
·流行病统计 | 第37页 |
·历史诠述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39页 |
第三部分 总结 | 第39-41页 |
致谢 | 第41-42页 |
个人简历 | 第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