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3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2页 |
·有机磷酸酯的研究进展 | 第12-21页 |
·OPEs的毒性 | 第12-14页 |
·OPEs的污染情况 | 第14-17页 |
·OPEs分析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OPEs的检测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OPEs的降解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21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21-22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2 理论部分 | 第23-29页 |
·OPES的理化性质 | 第23-25页 |
·UV/H_2O_2的降解原理 | 第25-27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27-29页 |
·Cl~-和PO_4~(3-)的分析 | 第27页 |
·残留的TCEP和降解中间产物的分析 | 第27-28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28-29页 |
3 实验准备及样品参数的测定 | 第29-32页 |
·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药品 | 第29页 |
·实验仪器、设备 | 第29-30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30页 |
·样品参数的测定 | 第30-32页 |
·磷酸三(2-氯乙基)酯(TCEP)的分子结构 | 第30-31页 |
·磷酸三(1,3-二氯-2-丙基)酯(TDCP)的分子结构 | 第31-32页 |
4 UV/H_2O_2体系降解磷酸三(2-氯乙基)酯(TCEP)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32-40页 |
·前言 | 第3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单独紫外光降解实验 | 第32页 |
·单独过氧化氢(H_2O_2)降解实验 | 第32页 |
·UV/H_2O_2体系降解实验 | 第32-33页 |
·不同影响因子的影响分析 | 第3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33-39页 |
·UV/H_2O_2体系处理效果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反应时间对降解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初始氧化剂(H_2O_2)的浓度对降解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光照强度对降解的影响 | 第36-37页 |
·溶液起始pH对降解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·起始TCEP的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38-39页 |
·小结 | 第39-40页 |
5 UV/H_2O_2体系降解磷酸三(1,3-二氯-2-丙基)酯(TDCP)的影响因素研究 | 第40-47页 |
·前言 | 第4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0-41页 |
·单独紫外光降解实验 | 第40页 |
·单独过氧化氢(H_2O_2)降解实验 | 第40页 |
·UV/H_2O_2体系降解实验 | 第40-41页 |
·不同影响因子的影响分析 | 第4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1-46页 |
·UV/H_2O_2体系处理效果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初始氧化剂(H_2O_2)的浓度对降解的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光照强度对降解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溶液起始pH对降解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起始TDCP的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·小结 | 第46-47页 |
6 UV/H_2O_2体系降解氯代有机磷酸酯的机理研究 | 第47-52页 |
·前言 | 第4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47页 |
·UV/H_2O_2体系在最优化条件下降解TCEP模拟废水 | 第47页 |
·UV/H_2O_2体系在最优化条件下降解实际废水中的TCEP | 第47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1页 |
·UV/H_2O_2体系降解TCEP的中间产物分析 | 第47-50页 |
·UV/H_2O_2体系降解实际废水中的TCEP | 第50-51页 |
·小结 | 第51-52页 |
7结论及展望 | 第52-54页 |
·结论 | 第52页 |
·今后工作的展望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4页 |
附录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