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次 | 第7-9页 |
1 引言 | 第9-11页 |
2 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现状 | 第11-18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概述 | 第11-14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的涵义 | 第11-13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大量存在 | 第13-14页 |
·我国现行法律关于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一般规定 | 第14-16页 |
·1986年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》的相关规定 | 第14页 |
·2003年最高法相关司法解释的出台 | 第14-15页 |
·2009年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》的相关规定 | 第15页 |
·小结 | 第15-16页 |
·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司法实践 | 第16页 |
·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》与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 | 第16-18页 |
·1994年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》的出台 | 第16-17页 |
·2010年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》的修改 | 第17-18页 |
3 我国目前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存在的问题 | 第18-23页 |
·民事侵权责任与国家赔偿责任混同 | 第18-20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利用关系的性质 | 第18-19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设置管理者的法律地位 | 第19-20页 |
·受害人寻求救济时的劣势 | 第20-23页 |
·赔偿范围有限 | 第20-21页 |
·归责原则不利于保护受害者权益 | 第21-22页 |
·责任主体的确定及其履责能力存在缺陷 | 第22-23页 |
4 我国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应纳入国家赔偿的理由与现实可能 | 第23-30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法律性质浅析 | 第23-25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法律责任定性 | 第23-25页 |
·侵权法与国家赔偿法适用范围的界分 | 第25页 |
·我国国家赔偿理念的革新 | 第25-28页 |
·人权保护的理念深入人心 | 第25-26页 |
·现代行政的实质 | 第26-28页 |
·充分实现“有权利,必有救济,有损害,即应赔偿”的国家赔偿制度的精神 | 第28页 |
·发达国家公共设施致害的国家赔偿制度之于我国可能的借鉴 | 第28-30页 |
5 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救济途径设计 | 第30-42页 |
·立法上对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重新定义 | 第30-31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归责原则 | 第31-33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构成要件 | 第33-39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认定 | 第33-35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在设置或管理上有瑕疵 | 第35-37页 |
·设置或管理欠缺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 | 第37-38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赔偿义务机关 | 第38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免责事由 | 第38-39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范围与标准 | 第39页 |
·公有公共设施致害赔偿的诉讼程序 | 第39-42页 |
6 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