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艺术论文--建筑艺术作品的保护、修缮和仿造论文

慈宁宫木结构的研究与保护

中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目录第7-10页
引言第10-15页
 第一节 选题意义第10页
 第二节 文献综述第10-14页
  一 关于慈宁宫历史沿革的研究第11页
  二 慈宁宫结构的研究方法和依据第11-14页
 第三节 文本内容与创新之处第14-15页
第一章 慈宁宫的建筑概况及历史沿革第15-24页
 第一节 慈宁宫的建筑概况第15-16页
  一 地理位置第15页
  二 建筑功能第15页
  三 慈宁宫建筑形制和布局第15-16页
 第二节 慈宁宫的营建与维修简史第16-24页
  一 慈宁宫的始建(明嘉靖15年至嘉靖17年7月)第16页
  二 慈宁宫的历史变迁(清代)第16-19页
  三 慈宁宫的改建第19-22页
  四 清代其它维修记载第22-23页
  五 小结第23-24页
第二章 慈宁宫木结构分析第24-39页
 第一节 慈宁宫的平面布置第25页
 第二节 柱及柱础第25-26页
 第三节 柱梁体系第26-29页
  一 明间及次间进深向剖面第26-27页
  二 稍间进深向剖面第27页
  三 面宽向立面第27-28页
  四 梁、枋等主要构件的截面高宽比第28-29页
 第四节 两山第29-30页
  一 歇山收山第29-30页
  二 山面梁架处理第30页
 第五节、斗棋第30-36页
  一 平身科第30-32页
  二 柱头科斗棋第32-34页
  三 角科第34-36页
 第六节 角梁第36-37页
 第七节 举架第37页
 第八节 檐及椽第37-38页
 第九节 小结第38-39页
第三章 :慈宁宫木结构的特点与建筑风格第39-46页
 第一节 慈宁宫木结构的特点第39-42页
  一 柱子第39-40页
  二 梁类构件第40页
  四 檩第40页
  五 平盘斗和升起的蜀柱第40页
  六 斗棋第40-41页
  七 榫卯特点第41页
  八 木材树种第41页
  九 小结第41-42页
 第二节 慈宁宫木结构的建筑风格与历史价值第42-46页
  一 慈宁宫木结构的建筑风格第42-45页
  二 慈宁宫的历史价值第45-46页
第四章 慈宁宫木结构受力分析第46-58页
 第一节 慈宁宫木结构受力分析第47-55页
  一 建立模型第47页
  二 荷载计算第47-52页
  三 受力分析图及验算第52-55页
 第二节 慈宁宫木结构的薄弱部位分析第55-58页
  一 慈宁宫木结构计算结果与现状的关系第55-56页
  二 根据计算分析慈宁宫木结构的薄弱部位第56-57页
  三 根据现状残损分析慈宁宫木结构的薄弱部位第57-58页
第五章 慈宁宫木结构的保护第58-63页
 第一节 木材防腐处理第58-59页
 第二节 木构件的加固第59-63页
  一 柱子第59-60页
  二 梁类构件第60-61页
  三 檩、枋类构件第61页
  四 斗栱类构件第61-63页
结语第63-65页
附录一:慈宁宫现状图第65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5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、科研成果等第75-76页
致谢第76页

论文共7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巴恩斯相对主义科学知识观
下一篇:新时期军旅题材电视剧的困境与突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