阻尼器在楼板开洞的高层建筑中减扭应用的研究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5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-11页 |
·高层建筑结构发展 | 第11-13页 |
·扭转问题的研究 | 第13-17页 |
·弹性与弹塑性扭转反应 | 第14-15页 |
·结构扭转的动力计算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结构抗震分析基本方法 | 第17-22页 |
·拟静力法 | 第17-19页 |
·振型分解反应谱法 | 第19-21页 |
·时程分析法 | 第21-22页 |
·结构减震控制的概念及发展概况 | 第22-23页 |
·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金属耗能减震结构 | 第25-40页 |
·概述 | 第25页 |
·金属耗能减震的概念与原理 | 第25-30页 |
·结构减震控制的分类 | 第25-27页 |
·金属耗能的特性与减震原理 | 第27-29页 |
·铅的耗能特性与减震原理 | 第29-30页 |
·铅耗能器类型与性能 | 第30-33页 |
·耗能器恢复力模型 | 第33-36页 |
·本文选用的阻尼装置 | 第36-38页 |
·阻尼装置的分析模型 | 第36-37页 |
·阻尼装置模型 | 第37-38页 |
·金属阻尼减震器的应用 | 第38-3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9-40页 |
第3章 结构时程分析 | 第40-58页 |
·概述 | 第40-41页 |
·时程分析基本原理 | 第41-46页 |
·基本假定 | 第41页 |
·常用振动模型概述 | 第41-46页 |
·本论文输入地震波的选择 | 第46-49页 |
·构件恢复力模型 | 第49-52页 |
·基于动力方程的求解 | 第52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4章 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 | 第58-82页 |
·模型计算与结果分析 | 第58-71页 |
·模型构造 | 第58-60页 |
·模型分析方法 | 第60-61页 |
·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基本数据 | 第61-62页 |
·有限元模型 | 第62-63页 |
·选取地震波 | 第63页 |
·模型时程分析结果 | 第63-64页 |
·结构扭转角比较原理 | 第64-65页 |
·模型时程分析结果比较 | 第65-71页 |
·阻尼装置在实际工程中的影响分析 | 第71-81页 |
·模型构造 | 第71-74页 |
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74-75页 |
·模型时程分析结果 | 第75-76页 |
·时程分析结果分析 | 第76-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1-82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2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9-92页 |
致谢 | 第9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