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基于无线网络编码的多址中继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8页
专用术语注释表第8-9页
第一章 绪论第9-13页
   ·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多址中继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·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点和创新点第11-13页
第二章 多址中继信道基本理论第13-36页
   ·无线信道第13-18页
     ·加性高斯白噪声第13页
     ·大尺度传播效应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小尺度传播效应第14-15页
     ·多址接入信道第15-18页
   ·中继信道第18-23页
     ·中继节点行为第18页
     ·中继前传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  ·中继信道容量第19-21页
     ·中继信道应用第21-23页
   ·中断概率计算方法第23页
   ·分集技术第23-26页
     ·频率分集第24页
     ·时间分集第24-25页
     ·空间分集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极化分集第26页
     ·角度分集第26页
   ·合并技术第26-30页
     ·选择合并第27-28页
     ·最大比合并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等增益合并第29-30页
   ·网络编码原理第30-32页
   ·基于网络编码的中继信道第32-35页
     ·基于网络编码的双向中继信道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基于网络编码的多址接入中继信道第33-3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三章 选择合并下基于网络编码的自适应协作中继信道第36-48页
   ·引言第36-37页
   ·自适应协作中继信道系统模型第37页
   ·自适应协作中继系统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·选择合并在自适应协作中继信道中的应用第38-46页
   ·结果和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四章 最大比合并下基于网络编码的自适应协作中继信道第48-55页
   ·引言第48页
   ·最大比合并在自适应协作中继信道中的应用第48-51页
   ·结果和分析第51-5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 基于网络编码和中继选择的双中继多址接入中继信道第55-62页
   ·引言第55-56页
   ·双中继静态模式第56-58页
   ·优化双中继静态模式第58-59页
   ·优化中继选择方式下的双中继模式第59页
   ·结果和分析第59-6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1-62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62-64页
   ·总结第62-63页
   ·展望第63-64页
参考文献第64-67页
附录 1 程序清单第67-68页
附录 2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8-69页
附录 3 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9-70页
致谢第70页

论文共7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认知无线电网络的频谱共享技术研究
下一篇:便携式卫星通信地球站卫星跟踪技术的研究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