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5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6页 |
·研究背景、目标及意义 | 第16-18页 |
·研究开发内容、方法、技术路线 | 第18-25页 |
·具体研究开发内容 | 第18-20页 |
·要重点解决的技术关键问题 | 第20页 |
·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21-22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22-25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2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集成物流能流和 通用建模方法及造纸过程单元模块的建立 | 第26-74页 |
·造纸过程建模与用能分析研究概况 | 第26-28页 |
·集成物流能和(?)液分析的造纸过程通用建模方法 | 第28-34页 |
·衡算模型 | 第28页 |
·抽象单元模型 | 第28-30页 |
·通用能量和 量计算数学模型 | 第30-32页 |
·单元分析参数集及物性数据库 | 第32-33页 |
·单元数学模型通用求解算法 | 第33-34页 |
·造纸过程功能模块 | 第34-69页 |
·混合模块 | 第34-36页 |
·分离模块 | 第36-38页 |
·除渣器模块 | 第38-42页 |
·浆池模块 | 第42-45页 |
·浆泵模块 | 第45-46页 |
·旋翼筛模块 | 第46-50页 |
·流浆箱模块 | 第50-54页 |
·浓缩机模块 | 第54-58页 |
·白水池模块 | 第58-61页 |
·变送器模块 | 第61-63页 |
·阀门模块 | 第63-66页 |
·PID 模块 | 第66-68页 |
·延迟模块 | 第68-69页 |
·应用案例 | 第69-73页 |
·广纸三段除渣 | 第69-7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第三章 集成物流能流和 | 第74-122页 |
·纸机干燥部建模和用能分析研究概况 | 第74-75页 |
·集成物流能流和(?)流分析的纸机干燥部建模方法 | 第75-80页 |
·功能模块划分 | 第76-79页 |
·模型的已知和假设条件 | 第79页 |
·关键步骤求解算法 | 第79-80页 |
·纸机干燥部各功能模块的建立 | 第80-115页 |
·纸页模块 | 第80-96页 |
·蒸汽混合模块 | 第96-98页 |
·空气混合模块 | 第98-100页 |
·湿热空气模块 | 第100-102页 |
·热回收模块 | 第102-105页 |
·空气加热模块 | 第105-107页 |
·烘缸组模块 | 第107-111页 |
·汽水分离器模块 | 第111-112页 |
·换热器模块 | 第112-114页 |
·送(抽)风机模块 | 第114-115页 |
·应用案例 | 第115-120页 |
·中山永发前干燥 | 第115-1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20-122页 |
第四章 开发物性库 | 第122-146页 |
·水和水蒸汽物性库 | 第122-138页 |
·公式结构 | 第123-124页 |
·区域区分算法 | 第124-125页 |
·各区方程实现 | 第125-130页 |
·优化 | 第130-136页 |
·应用 | 第136-137页 |
·小结 | 第137-138页 |
·其他物性数据库 | 第138-144页 |
·干空气 | 第138-140页 |
·烟气 | 第140-142页 |
·炉体散热 | 第142-143页 |
·灰渣 | 第143-1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44-146页 |
第五章 造纸过程仿真软件设计 | 第146-198页 |
·造纸过程仿真研究概况 | 第146-150页 |
·面向模式的软件体系结构 | 第150-156页 |
·DDR 软件体系结构 | 第150页 |
·MVC 设计模式 | 第150-154页 |
·Abstract Factory 设计模式 | 第154-155页 |
·Proxy 设计模式 | 第155-156页 |
·抽象单元设计 | 第156-161页 |
·单元基类 CBaseUnit | 第156-159页 |
·管道基类 CBasePipe | 第159页 |
·接口 InterfaceInfo | 第159-160页 |
·接口之间的参数传递 | 第160-161页 |
·数据库设计 | 第161-169页 |
·参数配置数据库设计 | 第163-166页 |
·仿真信息数据库设计 | 第166-169页 |
·界面设计 | 第169-177页 |
·主界面 | 第169-171页 |
·参数设置界面 | 第171-173页 |
·保存/查看界面 | 第173-177页 |
·仿真 | 第177-188页 |
·模块计算顺序的自动确定 | 第177-184页 |
·静态仿真 | 第184-186页 |
·动态仿真 | 第186-188页 |
·应用案例 | 第188-196页 |
·广纸 PM1 三段烘缸干燥 | 第188-19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96-198页 |
第六章 造纸过程在线仿真与优化 | 第198-232页 |
·在线仿真和实时分析 | 第198-203页 |
·在线仿真体系结构 | 第198-199页 |
·与实时/历史数据库交互 | 第199-202页 |
·实时分析 | 第202-203页 |
·造纸过程优化 | 第203-205页 |
·造纸过程优化应用案例 | 第205-231页 |
·纸机干燥部过程优化 | 第205-214页 |
·热电联产运行优化 | 第214-218页 |
·能量系统“三环节”模型 | 第218-2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1-232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232-236页 |
1 总结 | 第232-233页 |
2 特色和创新 | 第233-234页 |
3 展望 | 第234-2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36-248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248-250页 |
致谢 | 第250-252页 |
附件 | 第2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