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| ·厌氧颗粒污泥 | 第10-13页 |
| ·厌氧颗粒污泥的特性 | 第10-11页 |
| ·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 | 第11-13页 |
| ·厌氧颗粒污泥中的主要菌群 | 第13-14页 |
| ·水解发酵菌 | 第13页 |
| ·产乙酸菌 | 第13-14页 |
| ·产甲烷菌 | 第14页 |
| ·产甲烷菌的研究进展 | 第14-17页 |
| ·传统的微生物学分析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基于 16S rRNA 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| 第15页 |
| ·基于功能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方法 | 第15-17页 |
| ·生物强化技术 | 第17-20页 |
| ·特定功能微生物的选育 | 第17-18页 |
| ·生物强化作用原理 | 第18-19页 |
| ·生物强化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| ·本课题研究内容与意义 | 第20-21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| ·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0-21页 |
|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| 第21-28页 |
| ·实验材料 | 第21页 |
| ·实验方法 | 第21-28页 |
| ·颗粒污泥总 DNA 提取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·聚合酶链式反应(PCR) | 第22页 |
| ·变性梯度凝胶电泳(DGGE) | 第22-24页 |
| ·克隆 | 第24-26页 |
| ·基因工程菌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| 第3章 厌氧颗粒污泥中产甲烷菌群 PCR-DGGE 分析 | 第28-35页 |
| ·厌氧颗粒污泥总 DNA 的提取 | 第28-29页 |
| ·功能基因的 PCR 扩增 | 第29页 |
| ·厌氧颗粒污泥中产甲烷菌群分析 | 第29-33页 |
| ·菌群多样性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·菌群结构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·菌群功能分析及比较 | 第3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3-35页 |
| 第4章 厌氧颗粒污泥中产甲烷菌群克隆文库构建及种群分析 | 第35-41页 |
| ·功能基因的纯化及定量 | 第35页 |
| ·阳性克隆的筛选 | 第35-36页 |
| ·阳性克隆的鉴定 | 第36-37页 |
| ·产甲烷菌功能基因克隆文库构建及种群分析 | 第37-40页 |
| ·处理 VB12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中的产甲烷菌群分析 | 第37-38页 |
| ·处理阿维菌素废水的厌氧颗粒污泥中的产甲烷菌群分析 | 第38-39页 |
| ·菌群功能分析及比较 | 第39-4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5章 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过程的生物强化 | 第41-49页 |
| ·基因工程菌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 | 第41-44页 |
| ·不同 pH 值下基因工程菌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活性的影响 | 第44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| 结论 | 第49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6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6-57页 |
| 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