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5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·CO_2分离技术 | 第10-12页 |
·燃煤电厂捕集CO_2的主要方法 | 第10-11页 |
·CO_2减排的主要路线 | 第11-12页 |
·化学链燃烧(Chemical-Looping Combustion,CLC) | 第12-21页 |
·化学链燃烧技术简介 | 第12-13页 |
·化学链燃烧反应器系统 | 第13-16页 |
·载氧体的研究进展 | 第16-21页 |
·化学链燃烧技术应用及其它研究 | 第21-23页 |
·化学链燃烧捕捉CO_2系统(CLC for CO_2 capture,CC-CLC) | 第21-22页 |
·化学链燃烧制氢(extended CLC,exCLC) | 第22-23页 |
·本文研究目的、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·本文研究目的、意义 | 第23-24页 |
·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铁基载氧体制备及优化 | 第25-35页 |
·引言 | 第25页 |
·试验方法和表征手段 | 第25-28页 |
·实验药品、设备和测试仪器 | 第25-26页 |
·铁基载氧体的制备 | 第26-27页 |
·试验研究方法及试验台的搭建 | 第27-28页 |
·载氧体的性能指标 | 第28-30页 |
·化学反应活性 | 第28-29页 |
·载氧率(Oxygen transfer capacity,Ro) | 第29页 |
·积碳(Coke formation) | 第29-30页 |
·其它性能指标 | 第30页 |
·载氧体的性能优化 | 第30-34页 |
·焙烧温度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活性组分含量的影响 | 第31-32页 |
·惰性载体对载氧体的影响 | 第32-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3章 铁基载氧体的性能试验研究 | 第35-47页 |
·热力学平衡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 | 第36-37页 |
·Fe_2O_3(50)/Al_2O_3性能研究 | 第37-43页 |
·Fe_2O_3(50)/Al_2O_3动力学参数计算 | 第37-38页 |
·反应温度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| 第38-42页 |
·还原产物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Fe_2O_3(20)/SBA-15性能研究 | 第43-46页 |
·反应温度对载氧体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循环次数对反应活性的影响 | 第44-45页 |
·Fe_2O_3/SBA-15的表征结果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4章 CO与Fe_2O_3的反应路径计算研究 | 第47-57页 |
·软件介绍 | 第47页 |
·CO还原Fe_2O_3的反应机理 | 第47-51页 |
·CO在Fe_2O_3上的吸附 | 第47-48页 |
·反应势能面研究 | 第48-51页 |
·Fe_2O_3/SBA-15团簇吸附CO的密度泛函理论 | 第51-55页 |
·理论方法 | 第51-52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52页 |
·态密度分析 | 第52-54页 |
·Mulliken电荷布局分析 | 第54页 |
·电荷差分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试验与计算对比分析 | 第55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·结论 | 第57-58页 |
·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66-67页 |
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