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粒状污染物论文

北京大气污染特征研究

摘要第1-12页
ABSTRACT第12-14页
符号说明第14-15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5-27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5-20页
     ·大气污染的相关定义及危害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大气污染的来源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我国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措施第17-20页
   ·大气颗粒物概述第20-25页
     ·大气颗粒物对人体健康、能见度及气候的影响第20-22页
     ·大气颗粒物的来源第22页
     ·大气颗粒物研究现状第22-25页
   ·研究目的、意义与研究内容第25-27页
     ·研究选题来源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26-27页
第二章 实验部分第27-34页
   ·采样地点和时间第27页
   ·实验仪器第27-31页
     ·气体分析和测定仪器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气体分析和测定仪器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分析质量保证与控制第29页
     ·黑碳(BC)仪第29页
     ·气溶胶散射仪第29页
     ·气象参数第29-30页
     ·气溶胶样品采样仪第30-31页
   ·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测定方法第31页
   ·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分析方法第31-34页
     ·离子色谱法简介第31-32页
     ·分析质量保证与控制第32-34页
第三章 北京市大气污染物的总体污染特征第34-53页
   ·气相条件第34-35页
   ·污染物总体污染状况第35-38页
     ·气体污染物污染状况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大气颗粒物污染状况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污染物达标情况第37-38页
   ·大气污染物与同期相比较第38-42页
     ·SO_2月均浓度对比第39-40页
     ·NO_2月均浓度对比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大气颗粒物日均浓度对比第41-42页
   ·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第42-47页
     ·气体污染物的时间变化规律第42-44页
     ·气体污染物的日变化特征第44-47页
     ·大气颗粒物的时间变化规律第47页
   ·大气污染物之间的相关性第47-51页
     ·气体及颗粒物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大气颗粒物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相关性第48-51页
   ·光化学污染个例研究第51-5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2-53页
第四章 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污染特征研究第53-69页
   ·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物种总体污染情况第53-56页
     ·大气颗粒物中主要水溶性离子组分及浓度第53-54页
     ·水溶性离子浓度对比第54-56页
   ·水溶性离子的组成第56-57页
     ·水溶性物种的离子平衡情况第56页
     ·水溶性离子的相关性第56-57页
   ·硫酸盐和硝酸盐第57-60页
     ·硫氧化率和氮氧化率第57-58页
     ·SO_4~(2-)与NO_3~-的形成机制第58-60页
     ·[NO_3~-]/[SO_4~(2-)]第60页
   ·天气条件对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影响第60-64页
   ·大气能见度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第64-6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第五章 结论与建议第69-72页
   ·结论第69-70页
   ·建议第70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83-84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酶抑制结合荧光猝灭体系的建立及其在有机磷农药检测中的应用
下一篇:基于生态服务和生态消费的区域生态补偿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