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政府公共服务外包风险控制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8-9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·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方法、研究框架及论文创新点 | 第12-15页 |
·论文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研究框架 | 第13页 |
·论文创新点 | 第13-15页 |
2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理论基础 | 第15-23页 |
·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简述 | 第15-17页 |
·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概念分析 | 第15-16页 |
·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范围界定 | 第16-17页 |
·有关政府公共服务外包的理论 | 第17-23页 |
·新公共管理理论 | 第17页 |
·风险管理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交易成本理论 | 第18-20页 |
·委托代理理论 | 第20-23页 |
3 政府公共服务外包风险原因分析 | 第23-31页 |
·政府公共服务外包发包方存在的风险 | 第23-26页 |
·外包项目可行性风险 | 第23-24页 |
·寻租风险 | 第24-25页 |
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| 第25-26页 |
·合同设计风险 | 第26页 |
·政府公共服务外包承包方风险 | 第26-28页 |
·服务质量的风险 | 第26-27页 |
·公平性缺失风险 | 第27-28页 |
·案例分析——深圳“城管”涉黑事件 | 第28-31页 |
·事件背景:城管外包三部曲 | 第28-30页 |
·案例分析 | 第30页 |
·案列启示 | 第30-31页 |
4 公共服务外包风险控制措施 | 第31-46页 |
·公共服务外包风险控制的宏观环境保障建设 | 第31-36页 |
·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| 第31-32页 |
·培育公民社会 | 第32-35页 |
·继续开放公共服务外包市场,培育更多的承包主体 | 第35-36页 |
·公共服务外包风险控制的微观机制建设 | 第36-46页 |
·确立公共服务外包项目选择的原则 | 第36-38页 |
·建立代理人选择机制 | 第38-39页 |
·建立完善的两级外包激励与约束模式 | 第39-42页 |
·基于SLA的合同管理机制 | 第42-46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后记 | 第50-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