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--以潍坊市为例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1页 |
·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页 |
·研究综述 | 第8-11页 |
·国内文献综述 | 第8-10页 |
·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页 |
·本文创新之处 | 第11页 |
2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| 第11-14页 |
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由来 | 第11-12页 |
·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| 第12页 |
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及特征 | 第12-14页 |
·按级别分类 | 第12页 |
·按表现形式分类 | 第12-13页 |
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| 第13-14页 |
3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分析 | 第14-16页 |
·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的作用 | 第14页 |
·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 | 第14-16页 |
·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 | 第14-15页 |
·旅游开发不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消极作用 | 第15-16页 |
4 实证分析——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| 第16-36页 |
·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概况 | 第16-24页 |
·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别 | 第16-17页 |
·潍坊市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介绍 | 第17-20页 |
·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 | 第20-23页 |
·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性评价 | 第23-24页 |
·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量评价 | 第24-30页 |
·评价体系的构建 | 第24页 |
·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24-27页 |
·结果分析 | 第27-30页 |
·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30-32页 |
·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现状 | 第30-31页 |
·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2页 |
·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原则 | 第32-33页 |
·原真性原则 | 第32-33页 |
·保护性原则 | 第33页 |
·综合效益原则 | 第33页 |
·可持续发展原则 | 第33页 |
·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建议 | 第33-36页 |
·博物馆模式 | 第33-34页 |
·节庆活动模式 | 第34页 |
·民俗旅游村模式 | 第34-35页 |
·主题公园模式 | 第35页 |
·工艺生态园模式 | 第35页 |
·旅游商品模式 | 第35-36页 |
5 结论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附录 潍坊主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图片 | 第40-42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| 第42-43页 |
致谢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