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移动通信论文

一体化标识网络移动性管理关键技术研究

致谢第1-6页
中文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目录第10-13页
图目录第13-15页
表目录第15-16页
主要縮略语对照表第16-1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8-30页
   ·引言第18-19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9-26页
     ·传统互联网中网络层移动管理机制第19-21页
     ·身份与位置分离网络下的移动管理机制第21-26页
   ·主要工作和创新点第26-29页
   ·论文组织结构第29-30页
第二章 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层次移动管理机制第30-58页
   ·引言第30-32页
   ·层次移动管理机制第32-38页
     ·网络架构第32-33页
     ·域内移动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域间移动第35-36页
     ·联合映射表的设计第36-38页
   ·优势分析第38-39页
   ·方案实现第39-41页
   ·性能分析第41-46页
     ·信令开销模型第41-45页
     ·切换时延公式第45-46页
   ·性能分析结果第46-57页
     ·信令开销第46-49页
     ·切换时延第49-54页
     ·映射表存储空间第54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三章 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映射转发位置管理机制第58-78页
   ·引言第58-60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58-59页
     ·研究现状第59-60页
   ·映射转发位置管理机制第60-66页
     ·映射转发链的建立流程第60-61页
     ·独立映射表的设计第61-63页
     ·交换路由器的处理流程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映射转发机制的消息流程第64-66页
     ·映射转发代理的选择机制第66页
   ·解析模型第66-72页
     ·阻塞概率第66-70页
     ·费用函数第70-72页
   ·数值分析结果第72-76页
     ·阻塞概率第72-74页
     ·协议费用第74-7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6-78页
第四章 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寻呼机制第78-94页
   ·引言第78-80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78-79页
     ·研究现状第79-80页
   ·支持寻呼的位置管理机制第80-85页
     ·寻呼体系结构第80-81页
     ·状态更新机制第81-82页
     ·移动性检测机制第82-84页
     ·寻呼机制的消息流程第84-85页
   ·信令开销分析第85-88页
     ·流体模型第85-86页
     ·信令开销第86-88页
   ·信令开销分析结果第88-92页
     ·寻呼域范围第89-90页
     ·终端分布密度第90-91页
     ·激活状态概率第91页
     ·终端移动速度第91-9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92-94页
第五章 一种基于身份与位置分离的分布式移动管理方法第94-116页
   ·引言第94-96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94-95页
     ·研究现状第95-96页
   ·分布式移动管理方法第96-100页
     ·移动管理结构第96-98页
     ·移动终端位置更新流程第98-99页
     ·呼叫递交过程第99-100页
   ·优势分析第100-101页
   ·解析模型第101-107页
     ·生存性解析模型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总费用函数第104-107页
   ·数值分析结果第107-114页
     ·系统生存性第107-112页
     ·协议费用第112-11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14-116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116-120页
   ·总结第116-117页
   ·展望第117-120页
参考文献第120-128页
作者简历第128-134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34页

论文共13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光纤高速偏振态检测与偏振光时域反射技术的研究
下一篇:图像压缩感知重建算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