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0页 |
·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7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的目的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的思路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8页 |
·研究的内容及论文结构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论文的结构 | 第19页 |
·论文的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| 第20-40页 |
·绩效管理综述 | 第20-27页 |
·绩效的概念 | 第20-22页 |
·绩效管理的含义 | 第22-23页 |
·管理理论的变革与绩效管理的发展 | 第23-25页 |
·绩效管理的典型模式 | 第25-27页 |
·绩效管理的内容 | 第27-31页 |
·绩效管理的基础工作 | 第27-28页 |
·绩效指标的设定 | 第28-29页 |
·绩效计划 | 第29页 |
·绩效实施与管理 | 第29-30页 |
·绩效考核 | 第30页 |
·绩效反馈面谈 | 第30-31页 |
·绩效考核结果利用 | 第31页 |
·平衡计分卡(BSC)理论的主要内容 | 第31-36页 |
·平衡计分卡的由来 | 第31-32页 |
·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 | 第32-34页 |
·平衡计分卡的运作流程 | 第34-36页 |
·绩效管理文献综述 | 第36-40页 |
第3章 南阳检测中心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| 第40-49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绩效管理改革背景介绍 | 第40-42页 |
·事业单位改革的政策支撑 | 第40页 |
·事业单位存在问题及改革内容 | 第40-42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绩效管理现状与问题 | 第42-45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机构简介 | 第42-44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绩效管理现状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| 第45-49页 |
第4章 南阳检测中心绩效管理方法 | 第49-60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绩效管理方法选择 | 第49-54页 |
·平衡计分卡(BSC) | 第49-51页 |
·关键绩效指标(KPI) | 第51-52页 |
·目标管理(MBO) | 第52-53页 |
·360°绩效反馈(360 Degree Feedback) | 第53-54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应用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研究 | 第54-56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条件 | 第54-55页 |
·应用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 | 第55-56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应用平衡计分卡应注意的问题 | 第56-60页 |
第5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南阳检测中心绩效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60-74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绩效管理战略目标制定 | 第60-61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绩效指标体系的确定 | 第61-65页 |
·部门级绩效指标 | 第61-64页 |
·个人级绩效指标 | 第64-65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绩效指标权重的设置 | 第65-70页 |
·部门级绩效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68-69页 |
·个人级绩效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69-70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绩效评价标准的确定 | 第70-72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绩效评价的计分方法 | 第72-74页 |
第6章 南阳检测中心绩效管理的组织与实施 | 第74-84页 |
·平衡计分卡在南阳检测中心的导入 | 第74-75页 |
·平衡计分卡导入动员 | 第74页 |
·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管理的导入培训 | 第74-75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绩效管理流程 | 第75-80页 |
·设定绩效目标 | 第75-76页 |
·制定绩效计划 | 第76-77页 |
·绩效实施 | 第77-78页 |
·绩效评估 | 第78-79页 |
·绩效沟通与改进 | 第79-80页 |
·南阳检测中心绩效管理的具体措施 | 第80-84页 |
·基于中心战略目标健全绩效管理体系 | 第80-81页 |
·持续绩效沟通强化检测中心职能管理 | 第81-82页 |
·通过绩效激励促使部门成为检测中心战略目标的实践者 | 第82-84页 |
第7章 结论及建议 | 第84-86页 |
·结论 | 第84-85页 |
·建议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7-89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