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玉米(玉蜀黍)论文

优良玉米杂交种安玉13号的选育及配套技术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9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9-19页
   ·玉米的起源与进化第9-10页
   ·玉米生产的重要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玉米生产概述第11-13页
     ·世界玉米生产概述第11页
     ·中国玉米生产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河南省玉米生产概述第12-13页
   ·国外玉米优势群体及其杂交优势模式的研究进展第13-14页
   ·我国玉米优势群体及其杂交优势模式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·现代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研究第15-17页
     ·玉米单倍体育种技术的应用第15-16页
     ·分子标记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第16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第16-17页
   ·确立杂交种安玉 13 号的选育技术路线与育种目标第17-18页
   ·开展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8-19页
第二章 材料和方法第19-22页
   ·试验材料第19页
   ·杂交种选育的试验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杂交种安玉 13 号的双亲自交系选育第19页
     ·杂交种安玉 13 号的选育第19页
     ·杂交种安玉 13 号的评价体系试验第19-21页
   ·安玉 13 的生产应用技术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安玉 13 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对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试验第21页
     ·安玉 13 号繁育制种技术研究第21-22页
第三章 结果与分析第22-43页
   ·杂交种安玉 13 号母本自交系的选育第22-23页
     ·母本自交系“A28”的选育过程第22页
     ·母本自交系“A28”的主要特征及优点第22-23页
   ·杂交种安玉 13 号父本自交系的选育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父本自交系“A3566”的选育过程第23-24页
     ·父本自交系“A3566”的主要特征及优点第24页
   ·杂交种安玉 13 号的选育过程及系谱第24-25页
   ·杂交种安玉 13 号的评价体系试验第25-36页
     ·杂交组合鉴定比较试验第25-26页
     ·安玉 13 号在 2002-2003 年河南省区域试验中的产量表现第26-27页
     ·安玉 13 在 2003 年河南省夏玉米生产试验中的产量表现第27页
     ·安玉 13 号参加 2003 年国家玉米区试黄淮海夏玉米(一组)品种区域试验产量结果分析第27-31页
     ·“安玉 13”参加 2003-2004 年国家玉米区试东北华北春玉米组(一组)品种区域试验产量结果分析第31-36页
   ·安玉 13 号的主要特征与特性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安玉 13 号的植物学特征第36-37页
     ·安玉 13 号的抗病性鉴定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·安玉 13 号的品质分析结果第37-38页
   ·安玉 13 号的配套技术研究第38-43页
     ·安玉 13 号的配套栽培技术第38-40页
     ·亲本自交系繁殖及杂交制种技术第40-43页
第四章 结论与讨论第43-47页
   ·结论第43-45页
     ·安玉 13 号的种质创新利用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安玉 13 号的优良性状表现第44页
     ·安玉 13 号的配套栽培及繁育、制种技术第44-45页
   ·讨论第45-47页
     ·热带、亚热带玉米种质在安玉 13 号选育中的利用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1页
致谢第51-52页
作者简介第52页

论文共5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黑果枸杞耐盐机理的相关研究
下一篇:不同有机肥对辣椒产量品质及土壤呼吸特征的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