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典诗学的人类学向度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1页 |
| 引言 | 第11-15页 |
| ·中国的文学人类学研究 | 第12-13页 |
| ·中国古典诗学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| 第一章 中国古典诗学的人类学解读 | 第15-19页 |
| ·解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| 第15-17页 |
| ·中国古典诗学的知识论形态和价值论属性 | 第15-16页 |
| ·人类学的多维视角和价值论属性 | 第16-17页 |
| ·中国古典诗学的“诗学”界定 | 第17-19页 |
| 第二章 中国古典诗学的诗性智慧 | 第19-35页 |
| ·诗性言说方式 | 第19-26页 |
| ·语词体系 | 第19-22页 |
| ·感性修辞 | 第22-24页 |
| ·诗性逻辑 | 第24-26页 |
| ·诗性言说方式的神话思维表征 | 第26-35页 |
| ·感性思维、直觉思维 | 第26-28页 |
| ·以己度物、以物类物 | 第28-32页 |
| ·虚静、直寻、妙悟 | 第32-35页 |
| 第三章 中国古典诗学的原型追溯 | 第35-54页 |
| ·祖先崇拜、灵魂崇拜 | 第35-45页 |
| ·儒家道德信仰 | 第36-38页 |
| ·道德信仰与“道德诗学” | 第38-41页 |
| ·“道德诗学”的原型根基 | 第41-45页 |
| ·自然原型、混沌原型 | 第45-54页 |
| ·自然与混沌 | 第45-47页 |
| ·道家:自然本真 | 第47-51页 |
| ·禅宗:吾性本真 | 第51-54页 |
| 结语 | 第54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-60页 |
| 附录 A: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