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·前言 | 第10页 |
·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| 第10-11页 |
·纳米粒子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 | 第11页 |
·纳米金 | 第11-14页 |
·纳米金的物理化学性质 | 第11-12页 |
·纳米金的应用 | 第12-13页 |
·纳米金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髓磷脂和髓磷脂碱性蛋白 | 第14页 |
·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| 第14-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-22页 |
第二章 纳米金与溶菌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| 第22-52页 |
·引言 | 第2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2-26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23页 |
·纳米金的合成 | 第23-24页 |
·脂质体的制备 | 第24页 |
·紫外光谱法对Lys与AuNPs以及细胞膜模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征 | 第24-25页 |
·荧光光谱对Lys与AuNPs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征 | 第25页 |
·圆二色谱对Lys与AuNPs以及细胞膜模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征 | 第25-2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26-47页 |
·AuNPs的表征 | 第26-27页 |
·AuNPs与Lys相互作用的初步表征 | 第27页 |
·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不同条件下Lys与AuNPs之间的相互作用 | 第27-33页 |
·不同加样顺序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Lys浓度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温度的影响 | 第29-30页 |
·溶液pH的影响 | 第30-31页 |
·NaCl浓度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·纳米金与细胞膜模拟物和溶菌酶之间的相互作用 | 第33-44页 |
·表面活性剂SDS | 第34-36页 |
·表面活性剂Triton | 第36-37页 |
·表面活性剂DPC | 第37-39页 |
·表面活性剂DDM | 第39-41页 |
·表面活性剂DTAB | 第41-42页 |
·脂质体 | 第42-44页 |
·荧光光谱研究Lys与AuNPs之间的相互作用 | 第44-45页 |
·圆二色谱研究Lys与AuNPs以及细胞模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| 第45-47页 |
·Lys与AuNPs之间的相互作用 | 第45-46页 |
·细胞膜模拟物对Lys与AuNPs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小结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第三章 纳米金与髓磷脂碱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| 第52-70页 |
·引言 | 第52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2-54页 |
·仪器与试剂 | 第52-53页 |
·纳米金的合成 | 第53页 |
·紫外光谱法对MBP与AuNPs以及细胞膜模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征 | 第53-54页 |
·荧光光谱对MBP与AuNPs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征 | 第54页 |
·圆二色谱对MBP与AuNPs以及细胞膜模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征 | 第54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4-67页 |
·AuNPs与MBP相互作用的初步表征 | 第54-55页 |
·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不同条件下MBP与AuNPs之间的相互作用 | 第55-59页 |
·MBP浓度的影响 | 第55-56页 |
·时间的影响 | 第56-57页 |
·溶液pH的影响 | 第57-58页 |
·NaCl浓度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纳米金与细胞膜模拟物和MBP之间的相互作用 | 第59-63页 |
·表面活性剂DDM | 第59-61页 |
·表面活性剂DPC | 第61-63页 |
·钙调素CaM对体系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·荧光光谱研究MBP与AuNPs之间的相互作用 | 第64-66页 |
·圆二色谱研究MBP与AuNPs以及细胞模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| 第66-67页 |
·MBP与AuNPs之间的相互作用 | 第66页 |
·DPC对MBP与AuNPs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小结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