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水市秦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评价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导言 | 第10-20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·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·简要评述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基础 | 第20-29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·土地整理 | 第20页 |
·农村居民点 | 第20-21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 | 第21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·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土地经济供给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乡村人居环境理论 | 第23页 |
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内涵 | 第24-25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与土地利用潜力 | 第24-25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是在一定标准下的潜力 | 第25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是一种综合潜力 | 第25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方法 | 第25-29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来源分析 | 第25-26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方法 | 第26-29页 |
第三章 秦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研究背景 | 第29-35页 |
·秦州区概况 | 第29-30页 |
·自然 | 第29-30页 |
·社会经济 | 第30页 |
·秦州区土地利用状况 | 第30-35页 |
·秦州区土地利用结构 | 第30-31页 |
·秦州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及居民点土地利用 | 第31-32页 |
·秦州区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秦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理论潜力分析 | 第35-38页 |
·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测算单元及数据来源 | 第35-36页 |
·潜力测算单元的确定 | 第35-36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6页 |
·秦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理论值 | 第36-38页 |
·测算标准 | 第36页 |
·理论潜力测算 | 第36-38页 |
第五章 秦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修正分析 | 第38-48页 |
·秦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修正思路及模型设计 | 第38页 |
·修正思路 | 第38页 |
·修正模型 | 第38页 |
·修正系数 | 第38-46页 |
·指标体系构建 | 第39-42页 |
·指标权重确定 | 第42-44页 |
·指标值无量纲化 | 第44-46页 |
·修正系数计算结果 | 第46页 |
·潜力修正结果 | 第46-48页 |
第六章 秦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区及整理建议 | 第48-53页 |
·秦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区 | 第48-50页 |
·潜力分区目的 | 第48页 |
·潜力分区方法 | 第48页 |
·潜力分区结果 | 第48-49页 |
·分区结果分析 | 第49-50页 |
·秦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建议 | 第50-53页 |
·秦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实施建议 | 第50-51页 |
·秦州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建议 | 第51-53页 |
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| 第53-55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53页 |
·讨论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1页 |
致谢 | 第61-62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