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绪论 | 第11-16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理论意义 | 第12页 |
| ·现实意义 | 第12-13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外研究状况 | 第13页 |
| ·国内研究状况 | 第13-14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14-16页 |
| ·研究目标 | 第14-15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| ·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| 1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16-22页 |
| ·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的相关概念 | 第16-18页 |
| ·老年人的内涵 | 第16页 |
| ·社会保障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| ·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 | 第17-18页 |
| ·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8-22页 |
| ·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| ·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| 第19-22页 |
| 2 T 镇老年人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2-34页 |
| ·T 镇老人的养老生活状况 | 第23-25页 |
| ·经济方面 | 第23页 |
| ·生活照料方面 | 第23-24页 |
| ·精神慰藉方面 | 第24页 |
| ·健康方面 | 第24-25页 |
| ·T 镇老年人社会保障的现状 | 第25-26页 |
| ·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在 T 镇的实施情况 | 第25页 |
| ·T 镇老年人的医疗保障体系的现状 | 第25-26页 |
| ·T 镇老年人社会救助体系的现状 | 第26页 |
| ·T 镇老年人的社会福利体系的现状 | 第26页 |
| ·T 镇老年人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| 第26-34页 |
| ·政府服务不到位造成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不完善 | 第26-28页 |
| ·政府忽视农村老年人的公共利益 | 第28-30页 |
| ·政府责任缺失,导致相关部门出现违规操作 | 第30-31页 |
| ·政府政策执行的随意,未充分体现民主 | 第31-32页 |
| ·政府对农村老年人的需求和利益关注不够 | 第32-34页 |
| 3 T 镇老年人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4-39页 |
| ·政府服务职能缺失 | 第34页 |
| ·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| 第34页 |
| ·政府对自身的角色认识不清 | 第34页 |
| ·缺乏对农村老年人公共利益的重视 | 第34-35页 |
| ·政府对农村公共医疗设施投入不足 | 第35页 |
| ·政府没有把公共利益作为其首要目标 | 第35页 |
| ·制度上缺乏法律保障 | 第35-36页 |
| ·相关法规陈旧,不适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| 第36页 |
| ·专门针对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的法律缺失 | 第36页 |
| ·尚未建立民主机制 | 第36-37页 |
| ·忽视了公民参与的重要性 | 第37页 |
| ·没有建立民主的利益表达机制 | 第37页 |
| ·缺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| 第37-39页 |
| ·政府对农村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重视程度不够 | 第38页 |
| ·政府忽视农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| 第38-39页 |
| 4 完善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的对策性建议 | 第39-44页 |
| ·加强政府服务职能,推进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| 第39页 |
| ·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 | 第39页 |
| ·加大对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 | 第39页 |
| ·将公共利益作为公共行政的首要目标 | 第39-40页 |
| ·完善农村公共医疗条件,关注老年人的公共利益 | 第39页 |
| ·维护老年人的公共利益,恢复老年人看病就医的信心 | 第39-40页 |
| ·坚持依法行政,推进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法制化 | 第40-41页 |
| ·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法律体系 | 第40页 |
| ·坚持依法行政,实施监管,建立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 | 第40-41页 |
| ·加快建立民主的利益表达机制,鼓励公民参与 | 第41-42页 |
| ·鼓励老年人参与,加强其监督职能 | 第41页 |
| ·建立农村老年人的利益表达机制 | 第41-42页 |
| ·充分发挥民主,完善行政审批程序 | 第42页 |
| ·转变服务理念,加强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| 第42-44页 |
| ·建设老年人服务机构,培养为老年人服务的人员 | 第42-43页 |
| ·建设老年娱乐设施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| 第43-44页 |
| 结束语 | 第44-4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| 附录 | 第47-51页 |
| 致谢 | 第51-52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