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7页 |
·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大变形隧道支护的研究现状 | 第11页 |
·隧道锚杆支护设计理论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长短锚杆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内容、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方案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预期目标 | 第16-17页 |
2 隧道大变形破坏特征及力学机理 | 第17-26页 |
·围岩大变形定义 | 第17-22页 |
·大变形的概念 | 第17页 |
·大变形的判别 | 第17-18页 |
·大变形的分类 | 第18-20页 |
·大变形的形成 | 第20-22页 |
·大变形隧道的变形特征 | 第22-23页 |
·围岩大变形的力学机理 | 第23-2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4-26页 |
3 长短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和参数设计 | 第26-37页 |
·锚杆的力学机理分析 | 第26-29页 |
·锚杆概述 | 第26-27页 |
·锚杆的力学作用机理和对围岩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锚杆在大变形中的作用效果 | 第28-29页 |
·长短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 | 第29-31页 |
·短锚杆的作用机理 | 第29-30页 |
·长锚杆的作用机理 | 第30页 |
·长短锚杆在大变形隧道中的作用机理 | 第30-31页 |
·长短锚杆支护的参数设计 | 第31-35页 |
·短锚杆的参数设计 | 第31-33页 |
·长锚杆的参数设计 | 第33-34页 |
·锚杆间距设计 | 第34-35页 |
·长短锚杆之间的影响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4 长短锚杆在大变形隧道中支护效果的 MIDAS GTS 模拟分析 | 第37-55页 |
·MIDAS GTS 简介 | 第37-38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38-48页 |
·模型本构关系的选择 | 第38-41页 |
·模型中锚杆的模拟方法 | 第41-45页 |
·模型参数的选取 | 第45-46页 |
·计算模型的建立 | 第46-48页 |
·大变形隧道锚杆支护的荷载释放系数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等长锚杆支护效果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长短锚杆支护效果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5 长短锚杆支护效果的 MIDAS GTS 优化分析 | 第55-63页 |
·长短锚杆不同间距情况下支护效果分析 | 第55-57页 |
·长短锚杆间距优化的方案选择及模拟 | 第55-56页 |
·长短锚杆间距模拟结果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长短锚杆不同排列方式情况下支护效果分析 | 第57-62页 |
·长短锚杆排列方式优化的方案选择及模拟 | 第57-59页 |
·长短锚杆排列方式模拟结果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排列方式的进一步优化 | 第60-62页 |
·影响长短锚杆支护效果的主控参数选取 | 第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6 结论 | 第63-65页 |
·结论 | 第63-64页 |
·展望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附录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