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基于模型的三维跟踪方法研究与实现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2页
第1章 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·课题问题提出第12-13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3-19页
     ·基于简单几何模型的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 ·基于三维模型的方法第14-15页
     ·三维真实模型的获取手段第15-17页
     ·帧间姿态估计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累积误差的消除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·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点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·本文主要创新点第20页
   ·论文组织结构第20-22页
第2章 刚体运动和摄像机模型第22-34页
   ·引言第22页
   ·刚体运动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刚体的定义第22页
     ·刚体运动的数学表示第22-24页
   ·摄像机的成像模型第24-28页
     ·齐次坐标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基本针孔摄像机模型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摄像机的旋转和平移第26-28页
   ·摄像机标定算法第28页
     ·内参数标定第28页
     ·摄像机外参数标定第28页
     ·标定摄像机的图像畸变校正第28页
   ·摄像机内外参数标定实验及结果分析第28-32页
     ·摄像机内参数标定第29-31页
     ·摄像机外参数标定第31-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4页
第3章 立体视觉下目标物体三维模型的生成第34-48页
   ·引言第34-35页
   ·基本原理和对极约束第35-39页
     ·基本原理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对极几何约束第36-37页
     ·本征矩阵和基础矩阵第37-39页
   ·图像预处理第39-41页
     ·立体矫正第39-41页
     ·滤波处理第41页
   ·立体匹配算法第41-43页
     ·区域灰度相关匹配算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深度图校正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插值平滑第43页
   ·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3-4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4章 基于模型的单目三维姿态跟踪算法研究第48-68页
   ·引言第48-49页
   ·灰度变化约束方程第49-51页
   ·迭代变权灰度深度约束方程第51-54页
     ·深度变化约束方程第51-52页
     ·迭代变权灰度深度约束方程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坐标质心化第53-54页
   ·两步法进行单目帧间姿态估计第54-55页
   ·系统初始化第55-58页
     ·正面平行人脸检测第56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构造第56-58页
     ·初始化二维/三维特征对应第58页
   ·帧间特征点跟踪第58-60页
     ·KLT算法第58-59页
     ·KLT特征跟踪中特征窗口的选择第59-60页
   ·特征点的动态更新第60-61页
   ·实验结果和分析第61-66页
     ·几何模型第61页
     ·KLT跟踪算法实验第61-63页
     ·帧间姿态跟踪实验第63-6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6-68页
第5章 基于自适应多帧配准的累积误差消除方法研究与系统实现第68-84页
   ·引言第68-69页
   ·自适应分层视角外观模型第69-72页
     ·视角外观模型第69-70页
     ·基准帧的选择第70页
     ·模型配准算法的误差第70-71页
     ·模型姿态参数的更新第71-72页
     ·关键帧的调整第72页
   ·空间多尺度视角外观模型第72-75页
     ·空间多尺度模型的构造第72-73页
     ·视角外观模型的空间索引第73-75页
   ·系统的总体设计第75-80页
     ·开发环境第75-76页
     ·总体结构设计第76页
     ·数据结构第76-78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工作流程第78页
     ·关键步骤的伪代码描述第78-80页
   ·实验结果和分析第80-8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82-84页
第6章 总结与展望第84-86页
   ·本文工作总结第84-85页
   ·课题展望第85-86页
参考文献第86-90页
致谢第90-9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水下目标识别方法研究
下一篇:基于数据总线理论的财务数据交换平台的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