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共产党论文--党的建设论文--党的基层工作论文--文教、卫生论文

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13页
ABSTRACT第13-15页
前言第15-20页
第一章 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面临的形势第20-26页
 一、研究对象上的一些基本概念与新的阐释第20-21页
  (一) 梳理比较明确和规范的一些基本概念第20页
  (二) 明确需要进一步规范的几个重要概念第20-21页
 二、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面临的形势第21-26页
  (一) 形势的新变化对大学生入党培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第21-23页
  (二) 高校已经成为向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的坚实基地第23页
  (三) 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主流呈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第23-24页
  (四) “90后”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成为这支队伍的主体第24-26页
第二章 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重要意义第26-33页
 一、培养教育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入党价值观第26-27页
 二、培养教育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有利于他们端正入党动机第27-28页
 三、培养教育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有利于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第28-29页
 四、培养教育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有利于他们提高道德境界第29-30页
 五、培养教育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有利于他们升华生命价值第30-31页
 六、培养教育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全面发展第31-33页
第三章 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指导理论第33-46页
 一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建党学说是入党培养教育的理论基础第33-36页
  (一) 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基本原则作出了初步回答第33-34页
  (二) 列宁的建党学说为无产阶级政党培养教育党员提供了理论指导第34-36页
 二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入党培养教育的科学指南第36-43页
  (一) 毛泽东党建思想对培养什么样党员和怎样培养党员作出了回答第36-38页
  (二) 邓小平党建思想注重党内拨乱反正和党员教育工作的正确导向第38-39页
  (三) 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创新党员发展标准和党员培养教育理论第39-41页
  (四) 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党员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第41-43页
 三、中国共产党章程等规章制度是入党培养教育的现实依据第43-46页
  (一) 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大学生入党培养教育的根本指针第44页
  (二) 党员发展细则等具体规定是大学生入党培养教育的现实要求第44-46页
第四章 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方式途径第46-55页
 一、坚持入学教育与入党启蒙教育相结合第46-48页
  (一) 把军训作为提高新生政治素质有效途径第46-47页
  (二) 上好新生入学教育阶段的第一堂党课第47页
  (三) 引导新生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第47-48页
 二、坚持党章小组学习与团员推优相结合第48-49页
  (一) 建立党章学习小组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第48页
  (二) 公开公正地做好共青团推优工作第48-49页
 三、坚持日常培养与党校集中培训相结合第49-51页
  (一) 营造文化氛围活化日常教育第49-50页
  (二) 坚持帮助指导细化日常环节第50-51页
  (三) 优化党校培训提高培养质量第51页
 四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第51-55页
  (一) 突出入党培养教育的思想性和政治性第52页
  (二) 注重培养教育方式的开放性和公开性第52-53页
  (三) 强化社会实践锻炼的主动性和深入性第53-55页
第五章 当代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体制机制第55-65页
 一、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分层培养教育体制第55-57页
  (一) 构筑多渠道分层次的培养教育体系第55-56页
  (二) 优化党校培训方式改革考试模式第56页
  (三) 严格管理制度保证培训质量第56-57页
  (四) 探索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新模式第57页
 二、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党的生活锻炼机制第57-59页
  (一) 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党内活动第58页
  (二) 适当给入党积极分子交任务压担子第58-59页
  (三) 在学生公寓“小社会”中锻炼入党积极分子第59页
 三、建立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保障机制第59-62页
  (一) 构建三位一体的责任体系第59-60页
  (二) 加强学校党委组织员队伍建设第60-61页
  (三) 强化入党联系人的责任制第61页
  (四) 建立健全入党责任追究制第61-62页
 四、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服务联系机制第62-63页
  (一) 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思想汇报制度第62页
  (二) 坚持与入党积极分子的谈话制度第62-63页
  (三) 坚持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制度第63页
 五、建立入党积极分子考核评价管理机制第63-65页
  (一) 完善跟踪考察制度第63-64页
  (二) 完善听取意见制度第64页
  (三) 完善动态管理制度第64-65页
第六章 山东大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的实践探索第65-74页
 一、从实际出发强化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第65-70页
  (一) 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体系第65-66页
  (二) 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第66-67页
  (三) 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培养教育第67-69页
  (四) 统一质量标准形成一体格局第69-70页
 二、以改革创新精神开创学校入党培养教育新局面第70-74页
  (一) 抓住工作重点加大改革力度第70页
  (二) 强化培训质量创新培训做法第70-71页
  (三) 探索教育培训科学发展新局面第71-74页
参考文献第74-77页
附录: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结果第77-80页
后记第80-8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第82-83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从马克思历史观角度评价韦伯的资本主义起源思想
下一篇:液质联用技术检测尿修饰核苷及其在乳腺癌中西医诊疗中的价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