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

我国刑法对危险领域的提前规制--以抽象危险犯的立法扩张为视角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导言第11-12页
第一章 “抽象危险犯”的争论及辩证第12-21页
 第一节 抽象危险犯的争论及界定第12-16页
  一、 “危险”的界定第12-13页
  二、 抽象危险犯的界定第13-16页
 第二节 抽象危险犯的合理性辩证第16-21页
  一、 “推定危险说”的合理性第16-18页
  二、 与谦抑性原则的衔接第18-20页
  三、 与责任主义原则的衔接第20-21页
第二章 危险领域内增设抽象危险犯的必要性与正当性第21-34页
 第一节 社会现实和刑事政策的需要第22-27页
  一、 社会现实的需要第22-24页
  二、 刑事政策的需要第24-27页
 第二节 刑法基本理论的要求第27-32页
  一、 “危险分配理论”的要求第27-29页
  二、 实现对法益的周延保护的要求第29-30页
  三、 符合刑法的积极的一般预防功能第30-32页
 第三节 良好的刑事实践效果第32-34页
  一、 减少司法认定上的困难第32页
  二、 符合经济性原则第32-33页
  三、 预防和教育效果不断显现第33-34页
第三章 我国刑法对危险领域规定的完善第34-51页
 第一节 对域外立法的借鉴第35-38页
  一、 《德国刑法典》中有关抽象危险犯的规定第35-36页
  二、 我国台湾地区“刑法”有关抽象危险犯的规定第36页
  三、 其他地区的规定第36-38页
 第二节 危险领域内刑事立法的缺陷及完善第38-45页
  一、 危险领域内刑事立法的缺陷第38-41页
  二、 危险领域内抽象危险犯的立法限缩第41-45页
 第三节 具体立法建议第45-51页
  一、 公共安全领域可设置为抽象危险犯的犯罪第45-47页
  二、 环境领域可设置为抽象危险犯的犯罪第47-49页
  三、 公共卫生领域可设置为抽象危险犯的犯罪第49-51页
结语第51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5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5-56页
后记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牵连犯的反思与批判
下一篇:试论不当得利情形下侵占罪的成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