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5页 |
·选题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3-22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3-15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5-17页 |
·相关研究述评 | 第17-21页 |
·研究启示 | 第21-22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·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3页 |
·本文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| 第23-2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25-31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25-26页 |
·能量与能质 | 第25页 |
·能质与能级 | 第25页 |
·能量与能值 | 第25页 |
·旅游系统能值 | 第25-26页 |
·能值理论 | 第26-31页 |
·能值理论缘起 | 第26-27页 |
·能值转换率 | 第27页 |
·能值分析基本步骤 | 第27-29页 |
·能值指标体系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黄山风景区的旅游系统能值测度分析 | 第31-52页 |
·黄山风景区概况介绍 | 第31-33页 |
·自然特征 | 第31-32页 |
·社会经济特征 | 第32-33页 |
·黄山风景区旅游系统能值测度 | 第33-37页 |
·能值转换率的选取 | 第33-34页 |
·黄山风景区系统能值指标的构建 | 第34-37页 |
·黄山风景区旅游系统能值分析 | 第37-46页 |
·数据收集 | 第37-38页 |
·能值综合系统图 | 第38-39页 |
·能值分析表 | 第39-41页 |
·黄山风景区重点能值核算 | 第41-44页 |
·能值分析汇总 | 第44-45页 |
·能值指标结果 | 第45-46页 |
·黄山风景区旅游能值具体分析 | 第46-52页 |
·黄山风景区 2009 年能值流分析 | 第46页 |
·黄山风景区 2009 年主要能值指标分析 | 第46-50页 |
·与其他景区进行比较分析 | 第50-52页 |
第四章 黄山风景区旅游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评估 | 第52-66页 |
·能值相图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能值相图简介 | 第52页 |
·能值相图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基于能值的黄山环境承载力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黄山风景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分析 | 第59-63页 |
·原材料能值分析 | 第60页 |
·涵养水源能值分析 | 第60-61页 |
·固定二氧化碳能值分析 | 第61页 |
·释放氧气能值分析 | 第61页 |
·固持土壤能值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保肥能值分析 | 第62页 |
·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值分析 | 第62页 |
·科研能值分析 | 第62-63页 |
·黄山风景区固体废弃物能值分析 | 第63-66页 |
第五章 黄山风景区旅游系统的优化 | 第66-71页 |
·黄山风景区系统能值现状评价 | 第66-67页 |
·资源基础与能值结构 | 第66页 |
·能值福利与景区发展 | 第66-67页 |
·经济效率与环境压力 | 第67页 |
·黄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 | 第67页 |
·黄山风景区系统发展目标描述 | 第67-68页 |
·黄山风景区系统发展问题提出 | 第68-69页 |
·黄山风景区系统发展政策建议 | 第69-7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| 第71-75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71-72页 |
·主要研究特色 | 第72-73页 |
·主要研究局限 | 第73-74页 |
·今后研究方向 | 第74-75页 |
附录一 能值系统图例 | 第75-76页 |
附录二 本文使用的能值转化率 | 第76-78页 |
附录三 本文使用的能值货币率 | 第78-79页 |
附录四 本文使用的单位介绍 | 第79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附:本人硕士期间发表论文、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