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底管道疲劳寿命计算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5页 |
| ·BS7910 规范的研究 | 第11-13页 |
| ·局部应力应变法 | 第13-14页 |
| ·裂纹扩展寿命计算 | 第14-15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5-17页 |
| 第2章 海底管道管跨力学分析模型 | 第17-26页 |
| ·概述 | 第17页 |
| ·管跨形成原因及影响 | 第17-18页 |
| ·不规则波的模拟 | 第18-20页 |
| ·计算实例 | 第20-25页 |
| ·计算应力 | 第20-22页 |
| ·应力结果 | 第22-2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第3章 管道裂纹失效评估 | 第26-50页 |
| ·概述 | 第26-27页 |
| ·各等级的评估方法介绍 | 第27-35页 |
| ·计算应力 | 第27-30页 |
| ·评估方法 | 第30-33页 |
| ·缺陷尺寸和评估数据 | 第33-35页 |
| ·简单评估——等级一 | 第35-39页 |
| ·等级 1A | 第35-38页 |
| ·等级 1B | 第38-39页 |
| ·常规评估——等级二 | 第39-44页 |
| ·等级 2A | 第39-43页 |
| ·等级 2B | 第43-44页 |
| ·延性撕裂评估——等级三 | 第44-46页 |
| ·延性撕裂分析步骤 | 第44-46页 |
| ·等级三的 3 种评估 | 第46页 |
| ·算例 | 第46-4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| 第4章 裂纹萌生寿命计算 | 第50-65页 |
| ·概述 | 第50-51页 |
| ·局部应力应变法的内容 | 第51-53页 |
| ·材料的疲劳性能 | 第51-52页 |
| ·局部应力应变分析 | 第52页 |
| ·损伤计算及累积损伤规律 | 第52-53页 |
| ·局部应力应变分析 | 第53-57页 |
| ·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| 第53-54页 |
| ·局部应力的计算 | 第54-56页 |
| ·应变寿命曲线的计算 | 第56-57页 |
| ·裂纹萌生寿命计算 | 第57-61页 |
| ·名义应变历程的获得 | 第58页 |
| ·局部应力应变分析 | 第58-59页 |
| ·累积损伤计算 | 第59-61页 |
| ·计算实例 | 第61-6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| 第5章 裂纹扩展寿命计算 | 第65-77页 |
| ·概述 | 第65-66页 |
| ·断裂力学理论 | 第66-67页 |
| ·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方法 | 第67-69页 |
| ·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 | 第69-71页 |
| ·影响裂纹扩展速率的因素 | 第71-73页 |
| ·平均应力的影响 | 第71-72页 |
| ·裂纹初始状态 | 第72页 |
| ·应力强度因子幅值门槛值 | 第72页 |
| ·材料参数与计算模型 | 第72-73页 |
| ·管道裂纹扩展寿命计算 | 第73-75页 |
| ·计算流程 | 第73-74页 |
| ·计算实例 | 第74-7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| 结论 | 第77-7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9-8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2-83页 |
| 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