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英文缩略表 | 第7-10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0-13页 |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13-19页 |
·实验设备与材料 | 第13-14页 |
·实验设备 | 第13页 |
·材料 | 第13-14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1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14-18页 |
·PRF组织切片及扫描电镜标本的制备 | 第14-15页 |
·拔牙术 | 第15-16页 |
·种植术 | 第16-17页 |
·种植体周围骨缺损模型制备及移植材料植入 | 第17-18页 |
·骨量测量及标本组织切片制备 | 第18页 |
·统计学分析 | 第18-19页 |
第三章 结果 | 第19-23页 |
·PRF光镜标本与电镜标本的观察结果 | 第19页 |
·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| 第19页 |
·扫描电镜下观察结果 | 第19页 |
·大体观察 | 第19-20页 |
·骨缺损区新生骨量的测量 | 第20-21页 |
·光镜下观察骨组织形态 | 第21-23页 |
第四章 讨论 | 第23-34页 |
·PRF的制备特点与临床应用 | 第23-25页 |
·PRF的制备特点 | 第23页 |
·PRF的临床应用 | 第23-25页 |
·PRF的结构特点及生物学特性 | 第25-28页 |
·PRF的结构特点 | 第25-26页 |
·PRF的生物学特性 | 第26-28页 |
·PRF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机制 | 第28-31页 |
·纤维蛋白的作用 | 第28-29页 |
·多种生长因子的协同作用 | 第29-31页 |
·白细胞的免疫作用 | 第31页 |
·PRF/Bio-Oss复合物作为骨移植材料的可能性 | 第31-34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41页 |
综述 | 第41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致谢 | 第50-5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