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北合作区块山2砂岩储层非均质性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0页 |
·研究的目的、意义 | 第7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7-8页 |
·研究内容、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| 第8-10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8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8-9页 |
·创新点 | 第9-10页 |
第二章 气藏概况 | 第10-12页 |
·储层构造与圈闭特征 | 第10页 |
·气藏压力与温度特征 | 第10页 |
·气藏物性特征 | 第10-11页 |
·气藏流体性质 | 第11-12页 |
第三章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规律 | 第12-28页 |
·地层划分与对比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区目的层概况 | 第12页 |
·研究区小层划分标志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区小层对比剖面 | 第13-14页 |
·沉积微相研究 | 第14-27页 |
·区域沉积背景 | 第14-15页 |
·沉积相分析方法 | 第15页 |
·沉积相划分标志 | 第15-20页 |
·研究区沉积相类型 | 第20-22页 |
·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| 第22-23页 |
·沉积微相纵向展布特征 | 第23-27页 |
·砂体展布特征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孔隙结构及非均质性研究 | 第28-51页 |
·孔喉非均质性 | 第28-42页 |
·孔隙类型 | 第28-32页 |
·孔隙分布 | 第32页 |
·面孔率分布 | 第32-33页 |
·吼道分布 | 第33-34页 |
·孔喉结构特征 | 第34-39页 |
·孔喉组合 | 第39-41页 |
·孔喉结构分类 | 第41-42页 |
·储层物性 | 第42-44页 |
·储层发育控制因素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石英砂岩控制了山_2有效储层分布 | 第44-45页 |
·岩石粒度粗、连通性好容易形成优质储层 | 第45-46页 |
·层内非均质性 | 第46-49页 |
·层内夹层 | 第46-47页 |
·渗透率韵律类型 | 第47-48页 |
·层内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| 第48-49页 |
·层间非均质性 | 第49-51页 |
·层间渗透率非均质性 | 第49-50页 |
·层间隔层 | 第50-51页 |
第五章 储层评价与有利区筛选 | 第51-55页 |
·储层分类 | 第51-52页 |
·有利区筛选 | 第52-55页 |
·山_1~1小层有利区预测 | 第52-53页 |
·山_2~2小层有利区预测 | 第53-54页 |
·山_2~3小层有利区预测 | 第54-55页 |
第六章 认识和结论 | 第55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59页 |
附图 | 第59-70页 |
附表 | 第70-72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2-73页 |
详细摘要 | 第73-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