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8-11页 |
| ·课题缘起 | 第8-9页 |
| ·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·课题的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第2章 矿难总体情况 | 第11-21页 |
| ·矿难概述 | 第11-13页 |
| ·矿难特点 | 第13-21页 |
| 第3章 矿难发生的自然原因 | 第21-25页 |
| ·多水害的水文特征 | 第21-22页 |
| ·煤田褶皱、断层多 | 第22页 |
| ·煤质易自燃 | 第22-23页 |
| ·矿井高沼气与煤尘爆炸指数高 | 第23-25页 |
| 第4章 矿难发生的非自然原因 | 第25-43页 |
| ·技术因素 | 第25-26页 |
| ·法律制度因素 | 第26-31页 |
| ·管理因素 | 第31-35页 |
| ·野蛮的生产方式 | 第35-39页 |
| ·矿工自身因素 | 第39-43页 |
| 第5章 矿难救助及治理 | 第43-54页 |
| ·实施医疗救治 | 第43-46页 |
| ·给予伤亡抚恤 | 第46-48页 |
| ·开办贫民教养院 | 第48-49页 |
| ·购置和改进安全设备,改善井下工作环境 | 第49-52页 |
| ·制订安全规条,开展安全教育 | 第52-53页 |
| ·其他 | 第53-54页 |
| 结语 | 第54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