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导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西辽河流域与国家起源相关的考古发现 | 第8-13页 |
一、兴隆洼文化 | 第8页 |
二、赵宝沟文化 | 第8-9页 |
三、富河文化 | 第9页 |
四、红山文化 | 第9-10页 |
五、小河沿文化 | 第10-11页 |
六、夏家店下层文化 | 第11-13页 |
第二章 与国家起源相关发现的解释 | 第13-31页 |
一、礼制起源 | 第13-21页 |
(一)坛、庙、冢 | 第13-18页 |
(二)玉器 | 第18-21页 |
二、聚落 | 第21-24页 |
三、城址 | 第24-26页 |
四、陶文 | 第26-28页 |
五、金属冶炼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国家起源理论问题的研究 | 第31-37页 |
一、人类学理论 | 第31-35页 |
(一)氏族模式理论 | 第31-32页 |
(二)酋邦模式理论 | 第32-35页 |
二、考古学理论模式 | 第35-37页 |
(一)柴尔德理论 | 第35页 |
(二)中国理论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西辽河流域史前文化与国家起源研究的反思 | 第37-39页 |
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6页 |
后记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