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8页 |
1 前言 | 第8-1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·基本思路和框架 | 第9-10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0页 |
·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| 第10页 |
·注重定量分析方法 | 第10页 |
·比较研究与其他分析方法 | 第10页 |
·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0-12页 |
2 国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| 第12-23页 |
·国外社会保障对消费影响的理论研究及评述 | 第12-19页 |
·马克思的社保思想与消费理论 | 第12-13页 |
·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 | 第13-14页 |
·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假说 | 第14页 |
·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和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| 第14-17页 |
·生命周期假说 | 第14-15页 |
·持久收入假说 | 第15-17页 |
·预防性储蓄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理性预期消费函数 | 第18页 |
·误差修正机制消费函数 | 第18-19页 |
·国外实证研究及评述 | 第19-23页 |
·社会保障对消费的正向影响 | 第19-20页 |
·社会保障对消费的影响不显著 | 第20-21页 |
·社会保障对消费的消极影响 | 第21页 |
·对国外实证研究的启示 | 第21-23页 |
3 国内研究动态及评述 | 第23-26页 |
·国内社会保障对消费影响的理论研究及评述 | 第23-24页 |
·不确定性与消费 | 第24-25页 |
·社会保障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及评述 | 第25-26页 |
4 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影响的作用机理 | 第26-28页 |
·社会保障的储蓄替代功能,有利于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| 第26页 |
·社会保障的"安全网"功能,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| 第26-27页 |
·社会保障的"实现公平"功能,有利于平衡不同阶层居民的消费 | 第27-28页 |
5 社会保障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 | 第28-47页 |
·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| 第28-32页 |
·我国社会保障支出水平 | 第28-29页 |
·与国际社会保障支出的比较(以GDP为参照) | 第29-30页 |
·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弹性 | 第30-32页 |
·我国的消费需求变化 | 第32-40页 |
·我国消费率及国际比较 | 第32-33页 |
·最终消费构成 | 第33-35页 |
·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不同阶层居民的消费现状 | 第36-38页 |
·居民储蓄变动趋势 | 第38-40页 |
·社会保障支出与我国居民消费的关系 | 第40-42页 |
·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| 第40-41页 |
·实证分析结果 | 第41-42页 |
·单根检验 | 第41页 |
·格兰杰因果检验 | 第41-42页 |
·协整检验 | 第42页 |
·社会保障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 | 第42-47页 |
·模型建立 | 第43页 |
·计量结果 | 第43-47页 |
6 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47-51页 |
·社会保障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影响的研究结论 | 第47-48页 |
·政策建议 | 第48-51页 |
·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,平衡不同阶层居民的消费,提高居民消费信心 | 第48-49页 |
·统筹城乡社会保障 | 第49页 |
·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,缩小城乡消费差距,解除其后顾之忧 | 第49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附录A 全国经济数据(1978-2007) | 第54-55页 |
附录B 全国地区GDP(元)数据(1997-2007) | 第55-56页 |
附录C 全国地区消费(元)数据(1997-2007) | 第56-57页 |
附录D 全国地区社保(元)数据(1997-2007) | 第57-58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8-59页 |
详细摘要 | 第59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