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·选题的背景 | 第8-9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9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动态 | 第10-11页 |
·关于农村妇女就业生存状况方面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·关于农村妇女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研究 | 第11页 |
·在转移农村妇女对策方面的研究 | 第11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页 |
·对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的理论探讨 | 第12页 |
·对青州市农村女性劳动力就业的制约因素研究 | 第12页 |
·本文的创新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| 第13-16页 |
·相关概念 | 第13-14页 |
·就业的涵义 | 第13页 |
·妇女就业的涵义 | 第13页 |
·农村妇女就业的涵义 | 第13-14页 |
·相关理论 | 第14-16页 |
·凯恩斯充分就业理论 | 第14页 |
·农业劳动力的贡献理论 | 第14页 |
·拉尼斯-费景汉理的二元经济模型论 | 第14-15页 |
·乔根森的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发展理论 | 第15页 |
·女性解放及妇女观的理论 | 第15-16页 |
第三章 青州市农村妇女就业现状 | 第16-19页 |
·青州市概况 | 第16-17页 |
·青州市概况 | 第16页 |
·青州历史文化 | 第16页 |
·地理与资源 | 第16-17页 |
·青州市农村妇女就业概况 | 第17-19页 |
第四章 制约青州市农村妇女就业的因素分析 | 第19-26页 |
·青州市农村妇女就业情况调查 | 第19-21页 |
·影响青州市农村女性就业因素的一般分析 | 第21-24页 |
·年龄与农村妇女就业的关系 | 第21页 |
·教育水平与农村妇女就业的关系 | 第21-23页 |
·技能培训与农村女性非农就业之间的联系 | 第23页 |
·农村女性劳动力非农就业与家中是否有未成年子女、老人的关系 | 第23-24页 |
·影响青州市农村妇女就业因素的计量分析 | 第24-25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25-26页 |
第五章 促进青州市农村妇女就业的措施与途径 | 第26-36页 |
·加强农村妇女平等就业权的教育 | 第26-28页 |
·发挥大众传媒的充分作用 | 第26-27页 |
·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 | 第27-28页 |
·实现“参与式发展” | 第28页 |
·加强农村妇女非农技能的培训 | 第28-30页 |
·校企联合抓培训 | 第28-29页 |
·鼓励女性自主创业就业 | 第29-30页 |
·加强就业服务机构和信息网络建设 | 第30页 |
·建立健全保障妇女就业的法律法规制度 | 第30-33页 |
·严格实施现行法律法规 | 第30-31页 |
·研究出台《反就业歧视法》 | 第31-32页 |
·建立健全生育保障制度 | 第32-33页 |
·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| 第33-36页 |
·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| 第34页 |
·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| 第34-36页 |
第六章 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38页 |
致谢 | 第38-3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