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刑事诉讼法论文

论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完善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9页
第1章 绪论第9-16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·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14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-16页
第2章 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概述第16-25页
   ·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内涵和功能第16-18页
     ·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内涵第16页
     ·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功能第16-18页
   ·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8-22页
     ·儿童最大利益原则第18-19页
     ·国家亲权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再社会化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刑法谦抑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·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价值分析第22-24页
     ·平等保护第22页
     ·程序公正第22-23页
     ·司法民主第23-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3章 我国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第25-33页
   ·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适用的现状第25-30页
     ·盘龙模式第25-26页
     ·上海模式第26-28页
     ·同安模式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其他地区的适用第30页
   ·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存在的问题第30-3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4章 完善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33-40页
   ·完善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必要性第33-36页
     ·完善我国少年司法制度的需要第33-34页
     ·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需要第34-35页
     ·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需求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履行相关国际公约的需求第36页
   ·完善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可行性第36-39页
     ·法律依据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实践经验第38页
     ·司法基础第38-3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5章 完善我国合适成年人参与制度的建议第40-49页
   ·统一合适成年人的选任标准第40页
   ·明确合适成年人的角色定位第40-41页
   ·合理界定合适成年人的范围第41-44页
     ·律师担任合适成年人第41-42页
     ·法定代理人担任合适成年人第42-43页
     ·青少年社工担任合适成年人第43-44页
   ·建立合适成年人全程参与工作模式第44-48页
     ·参与审前调查第44-45页
     ·参与讯问环节第45-46页
     ·参与审判环节第46-47页
     ·参与矫正环节第47-4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结论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4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作者简介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VPO4F的合成与性能研究
下一篇:功能性胰岛素瘤的诊治体会(附12例报告)